如果沒有鐘錶,時間沒有刻度,你知道現在幾點嗎?
你抬頭,或轉身,望望窗口,外面的光有多明,有多暗?灰色的牆,現在是刺眼的灰白色,是微暖的啡黃色,還是沉沉的深藍?身邊擦過的,是穿著整齊、臉帶焦急的上班族,是手挽著新鮮的菜和肉的婦人,是閒坐在公園、打著呵欠的老人,是三五成群,正談論著學校、老師和同學的中學生,還是無力抬頭,臉帶倦意,若有所思的成年人?耳朵邊響起的,是紛雜的聲音,叫買的聲音,嬉笑的聲音,嗟歎的聲音,舊式收音機響起的老歌,還是店舖播放的流行曲?你嗅到油炸味,剛出爐的麵包味,坑渠的陣臭,還是花草香,抑或是濕濕的泥土味?現在是冷還是熱?濕還是乾?你餓不餓,渴不渴?
攝影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你用身體去經驗這個世界,於是你的照片,有時間,有速度,有溫度,有氣味,也有你的步伐,你看到嗎?過去一年,「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一班藝術家導師帶領學生以攝影作體驗生活的媒介,一年一度的展覽將以三個維度,展現學習成果,討論攝影教育的可能性。
黃御作品
學生攝影:觀照自己
今年的學校工作坊在十間九龍東的中學進行,每位藝術教育家均以獨特的教學經驗和方式,讓學生由相機基本操作開始學習,也嘗試不同有趣的攝影小練習,好像是到大澳,合上眼睛邊走邊用聽覺來拍攝;利用吹泡泡的瞬間即逝的特性,來練習光圈快門等等,學生們發現攝影可以很好玩。而看他們的攝影作品,也看出一種自我觀照。他們用全新的視角來拍自己和身邊的同學,像陳欣欣同學的作品,在家中以20秒腳架自拍,去捕捉從未看過的自己、家人和家居環境;鄺嘉惠同學以自己花零用錢的過程為主題,反思自己的消費模式之餘,在店舖拍攝找續過程也曾經碰釘,卻學習到如何與被攝者溝通和相處;不少作品也承載著攝影者與社區的緊密關係和情感,像羅翔鷗同學拍攝自己住上四年的黃大仙、新浦崗一帶,拍攝一個搭建的街坊剪髮檔,拍攝角度保持了一段距離,也不經意地透露了她與檔主不曾相識卻又共存於社區的微妙關係。學生們對於攝影都有全新的體會,陳欣欣同學說過:「在家放置相機自拍,這個攝影行為漸漸成為我的既定生活模式。」另一位同學郭家君則說:「攝影只是幫助和美化記憶,但人本身的經驗和記憶才是最重要。」
陳欣欣作品
黎旲盈作品
社區計劃:以相機重建關係
除了藝術和創意追求,攝影也可以擔當一些社會功能,把藝術的作用延伸至社會參與。過去一年的社區計劃,透過與不同專才及團體合作,對特定社群或社區議題開展研究,度身定造不同的藝術課程。「觀塘社區攝影工作坊」與兩間中學合作,讓同學落區直接經驗觀塘工業區的社區風景、工廈街頭、街坊生活、工作理想、客人友人、談哭與笑、日常精彩,並把拍下的照片輯錄於相片集《我們來自工廈》;特殊需要攝影教育則透過結合物理治療與攝影藝術,以不同型式的練習,訓練他們身體的協調與感知能力,協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重建食物版圖 讓食物支配生活」耕種及攝影工作坊則讓學生到元朗的生活館進行五個月的耕種,反思食物自主權,以攝影和詩作向公眾分享自己在田裡的所思所想。
何敏基及賴泳晨作品《One Big 霞》
藝術家作品:搭一條橋由藝術通往教育
這一部分展出十二位藝術教育家的作品,包括張康生、張益平、何敏基、馮建中、賴朗騫、賴泳晨、梁耀康、李俊妮、練錦順、王宗美、黃淑琪及葉七城。作品展現他們的藝術追求如何與教育哲學所連繫,以貢獻於一個持續發展的學習循環過程。 每位教育家都曾提出對於攝影教育的深刻感受,例如張康生就認為,「漸漸」好比一張不同灰度的測試紙。 由最深至最淺,其實沒有固定的規限或界綫,只有不同的表現力。他說:「課程中一邊試探參與學生的視野與投入程度,一邊理解他們的『灰度』。希望能夠透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及攝影實驗,強調觀察力及創作力的發揮,再進一步希望學生從興趣與生活點滴中帶出個性、深化對攝影的認識及透過相片去表達屬於自己的意見或創意。 」藝術教育其實不在乎當刻是否有「成就」,學生也未必會成為攝影師,但過程中思想已起了大大小小的變化,埋下一粒一粒的種子。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漸漸攝影展
日期:2014年8月16日至9月14日
時間:10:00 - 19:00
地點:九龍觀塘道51號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校園(彩虹地鐵站A2出口)
網址:www.toe.org.hk
Facebook Event Page:In-between Photography Exhibition 漸漸攝影展
活動:展覽期間,將舉行三場講座「藝術家分享會」(16/8)、「藝術是治療——特殊教育講座」(30/8)、「社區攝影實踐」(6/9);三場露天電影會播放藝術紀錄片《垃圾場》(16/8)、《掌鏡》(30/8)和《奇洛李維斯給電影的情書》(6/9);兩個系列共六場的工作坊《像素與拼貼》和《從現實到超現實》;以及逢星期六日的導賞團。
查詢:3411-6587/[email protected]
文章封面圖片為周立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