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轉貼]黃念欣:尋找奧利安娜——大衛.馬密的語言、權力與謎團

[轉貼]黃念欣:尋找奧利安娜——大衛.馬密的語言、權力與謎團

尋找奧利安娜——大衛.馬密的語言、權力與謎團

文:黃念欣

大衛.馬密(David Mamet)的劇作向以爭議性見稱。這位被認為師承英國大師品特(Harold Pinter)的美國猶太裔劇作家使用戲劇動作相當克制,語言風格亦與品特一樣,時有「錄音機」式極度真實的語言,即如把日常生活語言中的停頓、不完整、打斷、辭不達意、重複矛盾通通如實呈現在劇本中。

偏偏《奧利安娜》是關於一個亟需追尋真相的故事。劇本出現於九十年代初,那正時美國因為非裔法官Clarence Thomas性騷擾案的審訊而使「性騷擾」、「政治正確」等詞語首次大量進入美國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同時亦為《奧利安娜》的出現提供了認識的條件。

劇中的主角為大學教授與女學生,場景為大學教授私人辦公室,事件為女學生向教授請教功課上的問題。表面上這是極易理解的男強女弱組合,然而戲劇一開始即出現的「錄音機式生活對白」使二人一同跌入一連串溝通失效的無助之中。不過,馬密的語言魅力同樣在於這日常生活失效語言的張力之中,觀眾在接二連三的停頓、誤解、支吾以對、說話同時撞上、又被打斷、又錯誤地接上等等溝通失敗之中,很快就會發現原來日常語言中的失效往往也帶著重要的潛台詞,這種潛文本通常也最是眩人。

《奧利安娜》是發生於單一地點的三幕劇。首幕女學生Carol到大學教授John的辦公室請教課堂及功課的問題,然而John不斷被一個關於他新置豪宅合約問題的電話打斷。Carol開始意識到購置豪宅與John最近獲得實任教席(tenure)的關係,而John亦開始投入對Carol的啟導之中,並帶出他對高等教育完全虛無的看法,一個「刻意延長同埋有系統嘅迷惑過程」,然亦他亦願意單獨為Carol重新補課,保證她能取A。最後交談被電話中斷,因為John的朋友和太太正在新居裏為他舉行一個驚喜派對。

第二幕的Carol已經正式向大學投訴John的性騷擾。在辦公室二人就委員會報告內容對質,所有在第一幕出現的行為被理解性別歧視、精英主義、種族主義、以高分換取私下約見女學生的機會等。John希望Carol可以留下聽他的解釋而捉緊她,最後這一幕在Carol的呼喊聲中結束。第三幕的John已失去大學的工作及隨之而來的安全感,Carol則繼續利用她新取得的勢力訓斥John的精英主義對大學生的剝削,並要求把他的著作永遠剔除在大學參考用書之列,及簽署支持學生的聲明。忍無可忍的John終以暴力對抗,驚慌的Carol以一句 ‘Yes, that’s right.’結束全劇。

《奧利安娜》每次公演都會引發散場後觀眾的議論不休,John目空一切、衝動疏忽但至少坦言好惡的性格是否值得失去一切的下場?Carol起初軟弱自卑,及後懂得爭取支持與反抗,又是否一條人人可學的自強之路?在一齣關於政治政確、高等教育與人際溝通的戲劇裏,二人之動作非常有限,劇本中幾乎不存在的舞台指示也令導演和演員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此,語言與象徵成為整個「奧利安娜」謎團之關鍵。教授所言之一切未解釋的理論、學生未完全傾訴即被電話打斷之過去隱私、以及二人之間不時出現之猶豫與軟弱、過多的熱情表白或語意隱晦的收結,同樣是這部劇作的觀賞重點。

劇名《奧利安娜》亦是謎團之一。那是地名而非人名,為挪威民族之光Ole Bull在美國建民的殖民地New Norway的其中一塊領土。後有挪威民歌Oleanna對此福地極盡完美的想像,歌詞裏所有人都希望脫離挪威既有的奴隸生活而到達彼邦。然而現實中Oleanna過於貧瘠完全無法發展,終為Bull所放棄。也許,John與Carol,以至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Oleanna,一個無視權力同時又能獲得權力的烏托邦。

這個教授真倒霉?!

文:何良懋

最近,修讀翻譯課程的學生查詢總成績為何這麼低。我拿出成績紀錄表解說分數怎樣打。完了學生回答明白,謝謝。都說教育工作是世俗化事業,貨銀兩訖,薪傳角色早給邊緣化,毋須介懷。

觀看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奧利安娜的迷惑》,腦海閃出學生要查核成績的鏡頭。劇中教授John(陳炳釗飾) 也面對學生Carol(鄭綺釵飾)因成績不佳求助。第一幕,教授心平氣和解說卻解出個「大頭佛」;期待終身教職的他站在道德高地對憂形於色的學生強力訓誨,一派主攻姿態。第二幕淪為守方,遇女學生言文反擊,漸趨被動。到第三幕身敗名裂,新教職無望,死因:被學生指控性騷擾。

脆弱的犬儒教學哲學
《奧利安娜的迷惑》出自美國當代劇作家大衛˙馬密 (David Mamet)手筆,寫於一九九二年,當年瀰漫「政治正確」氛圍,劇本觸及性騷擾的內容,帶時代思潮烙印,彰顯性別歧視和師生權力不對等造成的角色衝突。我認為性騷擾只是「藝術煙幕」,實質借教育與性別議題這類「顯學」言志,探討社會流動與階級對立危機。

馬密曾親自改編劇本為電影並自任導演。電影中,第二幕「性騷擾」片段,關鍵時刻鏡頭凝住一堵牆,牆後發生何事觀眾自行想像。而本劇在聯合導演羅靜雯處理下,第二幕情色表現是:辦公桌背後的教授只管往女角身上推擠,詮釋手法充滿灰色地帶。導演處理這一幕的意圖具關鍵作用,是決定性騷擾罪名成立與否的基礎。如觀眾接受訊息屬「否」,第三幕教授續約無望動粗時,難怪部份觀眾起哄拍掌。有趣的是不必證明性騷擾成立否,總之教授離職。究竟對「政治正確」提出控訴,還是言外有意?

我看劇作者的社會關懷意識更為重要。全劇耐看之處是語言的密度和深度,這絕非佳構劇偏重的劇場效果。劇作家貫串其間的社會意識是內在張力來源,文化載體是語言方式 (變體即語言暴力)。女角身處的大學社區像所有高等學府一樣,除了陽光、草地、夜空大家共享之外,社會經濟和政治不平等現象並存,強者恒強,弱者愈弱。教授輔導學習受挫折的學生手法拙劣,皆因傲慢與偏見作崇,忽視心理需要。他活在多重角色裡:師長、丈夫、父親,糾纏難清,對學生關懷不足。Carol 既屬學生又是預設性別角色,在大學生產線力爭上游,利用教育過程洗掉階級印記,又代表校園神秘小組成員身份,不能忍受教授的語言和性別歧視行為。

這犬儒教授的教學哲學極脆弱:只重言教,口惠而實不至。另一死穴是虛偽,盡享突教職好處卻批判大學教育制度虛妄,口心不一,連學生也洞若觀火,反問為何尸位素餐,教授難圓滿解答。無他,學術權力誘惑大。可真窩囊廢啊,學生問道時不應分心,何況在辦公室處理私人事務犯上角色衝突 (至少玷污專業身份):學生的階級上升神話打破後嘀咕:將升職加薪的既得利益者猶說風涼話,置學生利益若何?戲劇力量由語言交鋒主導,配合「馬密語」(Mametspeak) 棉裏藏針鋪排手法,帶動多重角色內在衝突,迫使觀眾思考:事情怎落得如斯田地?

如果這學生真有種,打倒的不只是教授一個中人,應聚焦不合理建制。加拿大一班學者提出,必須警惕教育行業的體制暴力 (systemic violence in education)。搞垮教授者不算是個人物,皆因她只利用性別角色顛覆老師的社會角色 (禍源由語言交際失誤衍生),屬偽公義鬥爭。劇本潛台詞彷彿是:一個教授倒下,還有千萬萬個教授起來。

說格物太沉重
本劇舞台設計別具深意。開演前但見大片竹影交織的背景,或借王陽明格物致知隱喻大學之道;演出時,舞台主體設計是施工中的天橋,配合機器軋軋聲浪,表達溯溯溝通意象,甚佳。我看現代為師之道,授業為主,解惑次之,傳道為輕,說格物太沉重。不如多重視消費者(學生)權益觀念,間中講下問責思想,復多跟學生電郵、ICQ、庶幾近之。

觀眾愛看這類社會思想較強的舞台演出嗎?梁款指香港大學生多不愛講社會覺醒之類「大話」(意識形態大理論),性別平等意識猶處太初渾沌狀態,要領略「馬密語」的奧妙,難免緣木求魚。梁款更提到這齣翻譯劇若考慮校園巡迴演出,主線思想亟須斟酌一下才行。難怪導演之一陳炳釗在演後座談會透露,開演前數週有人開玩笑建議劇名改為《我阿SIR唔係人》,有助票房促銷云。

今天,多講社會意識和終極關懷,對於大學生而言也許是過於「騷擾性」的熱心行為;結果,仍是鎮日性騷擾不離口的《壹週刊》和《壹本便利》在校園更受歡迎。太認真的老師又合該倒霉?

信報 12/6/2003

---------------------------------------------------------------------------------------------------------------------

牛棚劇季09‧春

《奧利安娜》Oleanna 更新日期︰

陳炳釗 ︳梁菲倚 (4月3, 4, 7日, 晚上8時)

陳炳釗 ︳蔡運華 (4月2, 5, 6日, 晚上8時)

《奧利安娜》論壇:

陳炳釗、梁菲倚、蔡運華均會參與4月8日晚上8時舉行的《奧利安娜》論壇,並演出部份片段、與觀眾討論有關議題。

因為之前導演兼演員陳炳釗身體不適,未能如期參與演出,《奧利安娜》延期至下星期,於4月2日至8日公演。現時各演員已再次投入排練,為激動而火爆的劇情磨刀備演,務求盡情演繹美國頭號劇作中的銳利辭鋒。並於每場之後,均設演後座談會,準備與觀眾來一次激烈的討論。

***演出延期***《奧利安娜》預告片 from REMU IWAI on Vi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