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歷史達至天人化生、萬物滋長

讀歷史達至天人化生、萬物滋長

中國歷史科在香港日漸凋零,修讀人數逐年減少。但予我而言,中國歷史的意義不僅僅只是一門學術科目,其更是承載著大智慧的一本寶典。在我看來,讀通歷史更可像修習葵花寶典般達至「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境界。

歷史常被形容為可以鑑古知今,讓我們免於重蹈前人覆轍的處世學問。但我認為歷史的價值還遠不止於此,其更可以被投放在不同的領域及層面供我們使用。在此,我想談談我心中讀懂歷史的不同階段。

讀歷史的第一步驟就是熟讀史料,也就是可供研究歷史的東西,認識該段歷史故事,這是研習歷史的根本,也是最基礎的一步。熟讀史料後就可深切分析這段歷史,了解箇中運作的原理,明白這段歷史背後出現的原因、經過及結果並掌握其背後一定的規律及軌跡。接下來就可以從學術層面應用在現實生活之上,這就是所謂的鑑古知今,根據歷史避免重覆犯錯。

但以上只是讀懂歷史的第一階段,而且走到這一階段,你已經對歷史有深厚的認識,但同時亦因為你這對歷史深厚的認識而容易導致你盲目根從歷史教條而不思變通,只會依書直說,完全根據歷史的戒律而行動。然而,古今局勢已經大大不同,盲目根從歷史只會死路一條,因此必須靠自己對當代時局的現場分析,因時制宜。既要精通歷史,同時又不為歷史所困,這是讀歷史的第二階段。到達這階段好像盡棄本來所有,回到最初的原點,但其實你已經獲得了更深更遠的見識、判斷力、應用能力與思考能力,這可謂讀歷史的精粹。

接下來就是第三階段:發揮讀歷史的積極作用。如果說為了避免犯重覆的錯誤是讀歷史的意義的話,那它就是消極的意義,目的只單純為了明哲保身。但讀歷史的積極意義則不止於此,其可讓我們以史為本去分析及預測未來天下大勢,或者應用在日常人際關係、工作管理方面,供我們一展才能。這涉及現世及實際的應用,缺乏分析及思考的盲目套用絕不能走到這一步。

就以北周用貪棄貪的歷史典故為例,帝王用貪官是有原因的,因為貪官貪贓枉法,而且為了貪便需要獲得權力,並因此順從皇帝。到貪官背叛皇帝或民憤爆發時,皇帝就可借鏟除貪官而獲得明君之號,而且獲得貪官過去搜刮的民財並鞏固自己的統治,一舉三得。投放於當世,上司可以透過擢用一名不起眼的員工,再賦以其權力去代自己進行自己不便出手的事。由於上司對這名員工有知遇之恩而且是權力的來源,因此這名員工定會盡力替上司辦事,到事情完畢則當棄子鏟除,成功達到目的更不留污名。

其實,讀歷史是一門永無休止的學問,上述所論,也只是筆者對研習歷史的淺見及愚見,在博大精深的歷史下,僅習得一點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