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釗已經不是第一次把德國劇作家海諾・穆勒(Heiner Müller)的《哈姆雷特機器》( Hamletmachine,1977年)搬上舞台了,上一次是1995年「香港話劇團」的《荒謬及後現代之夜》節目之一。據陳炳釗本人所言,那時搬演《哈姆雷特機器》,主要是希望給港話的座上常客來一點美學上的衝擊,讓穆勒這一位「外星人」,跟習慣傳統話劇的觀眾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今次「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演出的《哈奈馬仙》,則在《哈姆雷特機器》原來文本的基礎上,加插了大量出自陳炳釗與龍文康手筆的全新文本。
海諾・穆勒的暴力詩學
但正如穆勒本人所言,對於他來說,莎士比亞筆下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與德國的歷史,是他的兩大著迷(obsession)。[1] 1986與1988年,當美國前衞劇場導演羅拔・威爾遜(Robert Wilson)把英語版的《哈姆雷特機器》分別帶到英美兩地作巡迴演出時,穆勒在場刊中引用了馬克思的摯友、德國作家弗賴利格拉特(Freiligrath)的話指出﹕「德國是哈姆雷特,永遠不大懂得何去何從、如何抉擇,因此,他經常犯錯。」[2] 《哈姆雷特機器》是穆勒為一個東德劇團翻譯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之後的產物。[3] 對於穆勒來說,書寫劇本是為了毁滅,而在《哈姆雷特機器》中,他要毁滅的正是他心目中的兩大著迷﹕哈姆雷特與德國的歷史。[4] 換言之,《哈姆雷特機器》對於莎士比亞原著的「解構」,並不是一種後現代主義式的嬉戲 (事實上,穆勒拒絕「前衞」、「後現代解構」等標籤,在他看來,這些標籤是市場壓力下的利字當頭的市場推廣團隊的傑作,空洞無物,對於作品本身,言不及義,一無所說[5]),而是對於歷史的沉重清算。
《哈姆雷特機器》由五個片段所組成,就英譯來說,內容只有短短的八頁,劇作主要圍繞《哈姆雷特》的男女主角哈姆雷特與奧菲利亞,以一種暴力的詩化語言與紛陳的意象,直接呈現兩位主角的內心世界。正如穆勒劇作文集《劇場機器》的編者海寧(Marc von Henning)所言,穆勒劇作的語言特色,在於結合殘酷劇場大師阿陶(Artaud)的暴力語言以及史詩劇場大師布萊希特(Brecht)的間離語言,[6] 而《哈姆雷特機器》則以近乎獨白的方式,以一種介乎暴力與諷喻的劇場語言,把代表了精神分裂與燥動不安的德國歷史主體的哈姆雷特與奧菲利亞的內心,如如呈現。
然而,《哈姆雷特機器》的敘事還是以第一人稱貫串全劇。雖然,《哈姆雷特機器》有較為抽離的第三人稱旁觀敘述(例如第四場中有關一場不知名動亂的敘述),也有主角間第二人稱的對話,但《哈姆雷特機器》的主體始終是一段又一段絮絮不休的暴力的詩化獨白。暴力的詩化獨白是個體對於歷史的控訴,而破碎而錯亂的敘事結構本身,則是對於大家習以為常的宏大歷史敘述的瓦解和毁滅。
《哈奈馬仙》﹕自由進出的集體敘事者
至於今次的《哈奈馬仙》,則明確地把時空指向當下與未來﹕以西九為象徵的文化產業轉向的年代。《哈奈馬仙》近日的宣傳,更旗幟鮮明地以「向西九說不」作為招睞,其對於文化產業轉向的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試想想,在一個文化產業發光發熱的未來,當文化藝術終於得全面產業化,舞台演員在廣大社會的知名度足以比美電影明星,藝術愛好者跟追星族與狂熱粉絲並無二致,演出了差不多一百場《哈姆雷特》的萬人迷男主角,卻在超級大劇院裏迷失了方向﹕
哈姆雷特[V]:仲有一場就係第100場,但我完全搞唔清自己去過咩野地方,我宜家究竟喺邊度?
A: 事實上哈姆雷特宜家可能係喺氣溫高達35度嘅新加坡,亦都可能係喺中國內陸氣溫只係得零下10度嘅某一個小城市。
B: 佢宜家行緊嘅呢條走廊,可能係喺嗰座好似榴槤嘅Esplanade裏面,亦都可能係喺一個耗資億萬人民幣興建嘅超級波蘿包裏面
C: 反正對佢嚟講所有嘅城市所有嘅劇院都係一樣佢只需要喺嗰度停留二十四個小時完成佢嘅工作然後撘飛機飛去另一個地方佢唔需要知道嗰度係邊一度
D: 有專車將佢由機場直接送去劇院佢甚至唔需要感受嗰個城市嘅溫度
在哈姆雷特/演員在超級大劇院裏迷失方向的過程中,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亞原劇中的情人奧菲利亞卻化身哈姆雷特的狂熱粉絲,攀山涉水,目的只是跟他心目中的戲迷情人見面。有趣的是,哈姆雷特與奧菲利亞最後見面是見面了,正確來說,那是冰河時期,在冰封的大雪下躺在劇場底部的哈姆雷特的梦裡,而二人則在這個虛幻之境中圍爐取暖。是的,冰河時期,這就是陳炳釗對於文化產業轉向的終極喻象!
至於敘事語言方面,師法布萊希特,《哈奈馬仙》加插了大量的第三人稱旁觀敘述。這些演員有時以布萊希特的經典敘事者角色交待劇情,有時則化身不同的角色,跳進《哈奈馬仙》的場景,或跳進取自《哈姆雷特機器》的戲中戲場景。而這一批可以自由進出不同敘述層面與角色的集體敘事者,基本上為整個演出提供了相當靈活的調度空間、活潑的演出節奏以及繁富的觀點視角,《哈奈馬仙》就如萬花筒一樣,那種快速與紛亂,大概正是這一個文化產業轉向年代的最佳隱喻。在這樣的敘事架構下,抽取自《哈姆雷特機器》的片段,除了成為《哈奈馬仙》中的戲中戲段落外,更成為了在文化產業轉向年代中迷失的藝術工作者的心象風景的寫照。
《哈奈馬仙》大概將會是2008年本地最重要的演出之一。
演出資料﹕
導演 : 張藝生、梁菲倚
文本 : 陳炳釗、龍文康
演員 : 湯駿業、陳康、蔡運華、梁曉端、胡智健、張志敏
特邀演出 : 金大建(韓國)
日期
25-26/4/2008 (星期五至六) 20:00
26-27/4/2008 (星期六至日) 15:00
地點
香港大會堂 (劇院)
--------------------------------------------------------------------------------
[1] Heiner Müller, “Hamletmachine”, Theatremachin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c von Henning, Faber and Faber, 1995, p. 86.
[2] Marc von Henning, “Introduction: Müller Material”, Theatremachine, p. xiii.
[3] Same as 2.
[4] Same as 1.
[5] Marc von Henning, “Introduction: Müller Material”, Theatremachine, p. xiv.
[6] Same as 5, p.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