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綠色消費,不應只是一個噱頭 –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綠色消費,不應只是一個噱頭 –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Daniel Goleman, 2009
Penguin

一直在寫有關心理學書籍的 Daniel Goleman 最為有名的著作必然是其有關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和 social intelligence 的獨到分析,但其實在他的 "Intelligence" 系列中還有一本相對不為人熟悉的書曾於2009年出版,這本書名叫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要將這本書說成是另一本心理學書籍或者也未嘗不可,畢竟書的副標題是 How Knowing the Hidden Impacts of What We Buy Can Change Everything,故當中有著不少篇幅解說了為何顧客會作出一個特定的選擇,以及怎樣才可以改變他的這個已經成為了習慣的選擇。當一個行為變成習慣後,大部份的理性論述往往會失去其功效,當事人可能會逃避,也可以用各種零零碎碎的理由堅持己見。就如《Thinking Fast and Slow》與《The Power of Habit》兩本暢銷書都有提到,人腦的自然傾向是會作出比較輕鬆的選擇,與其絞盡腦汁去思考每一個微小的決定,不如隨著習慣而行,"Anyway, who's got the time?" (1)

既然如此,若要改變一些對地球相對有害的購買習慣,先必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減低顧客作出決定時的思考負擔。就如香港的膠袋徵費,所靠的並非那五毫子的阻嚇作用,而是將其變成一個額外的、又伴隨著金錢成本的額外考慮,在不願思考那一個膠袋帶來的方便是否值五毫子的情況下,將貨品放到手袋或背包中就顯然簡單得多。相比起上述增加一個浪費行為的思考負擔的辦法,另一方面就是令顧客更容易找到每一件產品對環境影響的資料,而書中所介紹的 GoodGuide 網站正是這樣的一種嘗試。可以想像,如果每件貨品都將其對環境影響的資料標簽在包裝上,顧客選購時自然更容易作出比較並作出相對較為環保的決定。但問題在於,如果一個營養標簽由倡議到立法需要幾年甚至是十數年的時光,一個對市民相對沒有切身關係的環保標簽又要多漫長的等待?而 GoodGuide 的構思是將這些所有的資訊都透過手機app 變得垂手可得,又或是輕輕一掃barcode 即能得到所有有用的數據。有著各式各樣關於環保的資訊,顧客自然能作出更有利地球的選擇。

但這種環保方式有用嗎?畢竟最大的污染源應該是發電廠工廠貨車之類,一件產品的環境影響做得再好大概也只是小修小補吧。

其實這樣的想法和香港政府公佈說本地的碳排放與人均耗水量比世界平均低一樣自欺欺人。沒有工廠的確減少不少污染,但工廠的營運本身就是為了製造我們日常所需包括衣服鞋襪的各種消耗品而存在。正如Daniel 在書中所說,把責任都歸咎於"那些貪婪的企業"(2) 無疑是一個方便的思考模式,因為這和說社會問題都是由政治人物造成一樣把個人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就像議員是由市民一人一票所選出來一樣,自由市場背後的邏輯其實是企業之間一蚊一票的選舉程序,每一次的購買選擇正是一次投票過程。倘若我們對這些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有著更多的認知並以此作購物的標準,那一票自然亦會推動大型跨國公司如P&G 作出更多的改革。

Note:
1. Daniel Goleman (2009),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Chapter 6 - The Information Gap 對於這個思考過程有著更多的描述。
2. Daniel Goleman (2009),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P.39/140

延伸閱讀:
要知道人類對地球還有多大損害嗎?——
Alan Weisman, The World Without Us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