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潘譪婷
訪問當天,相約張飛帆在咖啡店。雖然初次見面,他的態度就像 和朋友談天一樣輕鬆、自然,巴不得將芝麻綠豆的事都分享出來。「最近我搬屋,為的是讓自己有更多私人空間去寫作。」語畢,他將最近為新居添置的傢俱細說出來。甚至在訪問的尾聲,飛帆從頗大的棕色膠裝裏拿出一個用保鮮袋包裹着的木製盒子。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彷古的CD機。飛帆興奮說CD機的價錢和使用方法。飛帆的語氣就像小孩買到心愛的玩具般,語調興奮又帶點童真。
讀電影 編戲劇
張飛帆沒有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編劇課程,但大學本科的訓練能為他提供撰寫劇本的指引。「我在大學修讀電影及電視系。雖然電影和戲劇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但經過學院裏的專業訓練,讓我可以利用不同角度去選取劇本的材料。」張飛帆於2002年畢業,雖然他的畢業錄像作品被學院評選為「最佳導演」,但獎項似乎未能為飛帆帶來工作。「2002年正值經濟低潮,很多同學都找不到工作,當時學校有一個電影公司的實習名額,於是我就去報名申請。」張飛帆形容當時是「很低的人工」,但仍堅持在公司工作2年。現時他在外國駐港的電視台工作,主要負責宣傳方面。「現在的工作時間較為穩定,可讓我在工餘時間可撰寫劇本。對我來說,劇本是我工作以外最重要的事。」過往的訪問裏,大部份編劇都希望自己能將編劇成職業,但飛帆認為編劇變成工作未必是一件好事。「我曾想過當一位全職編劇,但若果興趣變成工作的話,就沒有衝勁和熱誠去創作。」
一切由愛寫作開始
「一直以來,我很喜歡寫作。中學時,在眾多的學會裏選擇加入戲劇學會。起初我是演出為主,後來在誤打誤撞之下,成為編劇,並培養了寫劇本的興趣。」張飛帆由中一開始已參與戲劇,之後從沒間斷,甚至在大學時期成立了劇團—楚城,並擔任藝術總監一職。「千禧年與友人成立楚城(Chasing Theatre),目的是聚集一班對戲劇有興趣的朋友,並成為交流資訊的平台。」楚城成立至今,《楚河漢界》的展現是張飛帆最為印象深刻。《楚》不但是劇團首次參加沙田戲劇匯演,更獲得最佳舞台效果提名。其後,劇團更於各展演裏演出《小樓昨夜》及《小城故事多》等作品,分別獲提名優異編劇及獲得優異編劇獎。除了為自家劇團編寫劇本外,飛帆還會與其他劇團合作。「我很喜歡與別人合作,因為在crossover 裏能找出新的火花。」早前,他與影話戲藝術總監羅靜雯合作,聯合編寫《攻心》一劇﹔在暑假期間劇團及iStage聯合創作《潮州姑爺》。
劇本展現方式廣
去年,張飛帆更獲導演潘惠森先生邀請參與「臥虎與藏龍— 一齊出手創作劇本」計劃。「『臥虎與藏龍』的計劃,重點是關注文本本身。我很高興這計劃沒有限制寫作題材,甚至不需擔心票房等製作細節。這不但可專心編寫劇本,更可能讓我無拘無束去創作,將自己喜愛的題材呈現在觀眾眼前。」事實上,過往有不少劇團和戲劇機構舉辦各種編劇創作比賽和計劃,如香港戲劇協會每年舉辦的戲劇匯演、香港話劇團的《此時此地》香港劇本創作比賽、新域劇團的新劇煉獄計劃等。這些計劃不但讓編劇有更多渠道發表他們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大眾對劇本的關注。「除了劇本創作計劃和劇團採用其作品並作出公演外,還有一些獨立演出。今年,藝術發展局亦推出的「新苗資助計劃」新資助類別計劃,讓從未獲得藝發局資助的藝術家可以申請有關資助,這資助無疑讓更多作品有機會發表。」
生活經驗作題材
撰寫一個好劇本必須要有良好觀察力,才能把身邊的事物成為創作的靈感。飛帆認為,劇本的quality 好與否需視乎編劇的人生閱歷及敏感性有關。「劇本,是需要透過不同反思及觀察才能撰寫出來。作為業餘編劇,我只有全職編劇的一半時間去創作。但若果肯下苦工,觀看不同種類的戲和書藉,也可刺激創作及培養觀察的觸覺。」飛帆屬於多產量的編劇,但他亦曾嘗試過腦部閉塞的情況。「編劇通常是很個人的,有時候需要獨自思索劇本。當遇到沒有靈感時,我會嘗試做其他工作。」最近飛帆獨自租了一單位,讓自己有個人空間去創作,他期望從私人空間裏悟出劇本來。
除了一個舒適的寫作環境,飛帆自言,日常的生活經驗尋找劇本的題材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的作品大多是寫實為主。過往的作品如《旺角》,劇本的取材源自街道所見到的人與事。場景發生於旺角的街道上,但這故事其實是香港的縮影。」去年,張飛帆參與「臥虎與藏龍」計劃裏的展現作品《2 beds》是講述四個男女的關係,當中涉及「婚外情」和「一夜情」的內容也是取材自生活的觀察。「今年的劇本命為Hell Walker,內容是說五個在監獄認識的男子,出獄後計劃一番大作為。幾年後,其中一個退出,於是他們在離開前再幹一番大事,並相約一個月後可以分『藏』。」飛帆表示,Hell Walker仍屬於初步階段,但期望內容有簇新的嘗試。「我希望有點像ocean’s eleven ,故事節奏較為強。」飛帆期望劇本可表達編劇的感覺外,亦可呈現出對社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