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哲學的慰藉》
作者:德波頓
譯者:資中筠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內容:
暑天是旅行季節,在準備旅行裝備時,不妨將放進一兩本書籍,讓漫漫長夏的時光不會虛度。至於應選擇與甚麼書結伴同行,帶有少許哲理味道的書籍將比純粹言情、驚險小說來得更加適合。因為,小說要不是把讀者的專注帶走,而浪費湖光山色,便是因斷斷續續地閱讀,因無法建築起環境氣氛而變得淡而無味,小說故事最適合一氣呵成地去讀。相反,不少哲學觀點都是經由自然壯麗環境所啟發,像尼采的思想,某層面而言就是從山間散步中得到啟發,故之將將哲學的思考,重新放進自然懷抱中,可能更有助吸收與理解前人智慧的精華。
可是一提到哲學,不少人眉頭或已經緊皺起來,「我思故我在」、「意志之意志」…無數神秘又高深的引句已經帶來了先天抗拒,總是覺得哲學是學者的東西,而非小市民的玩意。可是《哲學的慰藉》告訴我們其實生活與哲學是密不可分的,書中借用法國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的哲學思考遼闊如生死命題,近至生理排泄都能包括,目的正是為了認識和享受生活。所以,哲學是可以很「草根」的,而不是小圈子的玩意。
《哲學的慰藉》是阿蘭. 德波頓(Alain de Botton) 在2000年時的作品。Consolation (中譯:慰藉) 就是點出了整本書的核心,不是給讀者解決們一條解決所有難關的百合匙,而僅是給在困境中人一點撫慰,使壞極了的心情得到調節。畢境生命就是由無盡困難與艱辛所組成,越過眼前的障礙,只是意味著另一危機正在醞釀之中。況且困境也是很個人的(personal),只有自己才能夠體會到問題的影響和嚴重性,是旁人所無法觸及理解的。因此,為了不被困難擊跨,不無助地活在痛苦邊緣苦苦掙扎,唯有訴之於哲學的慰藉。因為哲學(Philosophy) ,是來自古希臘語的Philosophia,解作對智慧的偏愛,故名思義就是去學會用正確態度去面對生活的全部——不只追求幸福,還要接納困苦乃是生命的一個主要部份。
德波頓將困難分作六種,並按不同的困難,選取不用的思想來剖析和解構這些難題:世不合之時,勿忘因堅持面而死的穌格拉底(Socrates);錢財患得患失之間,幸好有伊壁鳩魯(Epicurus)的享樂主義;挫折中的慰藉則來自塞內加(Seneca);無論是生理或是心理缺陷方面,充當解慰的是蒙田;對傷心與困惑的人來說,則莫過於叔本華(Schopenhauer)與尼采。在剖析與演繹時,隨了簡潔有力的文字外,作者亦擅於運用不同的比擬及圖像加強剖析的力度,像在穌格拉底的分析中,就運用了陶藝來說明邏輯分析的重要;快樂與財富關係,則用了數學的繪圖;瑞士的一幅山景相片則成了說明力量的昇華過程。這些表達,除了突顯了作者的靈活變通,用圖像增加閱讀性外,更是反証了哲學是無處不在的。
除了插圖刺激思考的插圖外,德法頓的取用的手法亦不是純粹地鈙述哲學家的思考,反之是以哲學家的生平作切入,雖則這方法使前人完整思考只能經過作者的節選及鋪排逞現,換句話就是作者吸收後的二手精華,可是作為一本引領讀者步入哲學生活的書籍,作者在增加趣味之餘,則更加能折射出學者的思想來源:哲學家從天生聰慧,高山仰止的神壇上,走到你我中間,成為普通人,一樣受到愛情、困境、政治、工作所煎熬,甚至情況可能比我們想像更要糟糕。在理解他們的逆境,了解如何調節自己對外在世界的觀感,正是當頭棒喝了自命失意,只懂在悲慘泥濘中翻滾一群,告訴他們原來自己並非如想像中獨特,用蒙田的話「每一個人的形體都承載著全部人的狀況」,因此世界也不只是眼前般狹窄,景隨心轉,在適當的調節後,困境或能開出茁壯鮮豔的未來。
讀畢這本書,你毋須記住穌格拉底是死於民主制度、可以混淆伊壁鳩魯和塞內加、視蒙田為自閉怪人、叔本華與尼采是缺乏戀愛的電車男,可是必須學會面對生命困境:視之為挑戰,若它是可逾越之物;學會妥協與接受,若它無選擇餘地,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行動——與其坐下發愁,倒努力改變,即是難題不改,起碼還可以瀟灑活著。這是哲學給我們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