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潘譪婷
鍾燕詩的編劇生涯是由大學時期開始。她說﹕「當我修讀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時已開始參與大學的劇社,當時主要負責演出和編劇。說來奇怪,有不少同系同學都很喜歡戲劇,甚至和我一樣參與大學劇社。」《紅綠燈》、《佳頭戰士》以及《沉夢行》都是阿詩在大學時期的作品,其中《紅綠燈》更奪得最佳原創劇本獎。阿詩於中大畢業後,更報讀了演藝學院的編劇學系。現主要翻譯劇本和撰寫學校巡迴劇本為主。
一個好的編劇需要有細膩的觸覺,才可將故事結構完整地呈現劇本裏。那麼,曾修讀過心理對撰寫劇本有沒有什麼幫助﹖阿詩認為「其實戲劇和心理這兩方面都是有一種特殊關聯。前者是利用藝術層面描寫人的狀態,後者是利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人的行為,但是兩者都是從不同領域去剖析人的深心處。無論你是編劇去塑造一個角色,又或者一個導演去導一部戲,最重要的是如何詮釋一個內心的世界。作為編劇,最重要的是要清楚了解每一個角色遇上不同經歷時其感受、態度和行為上如何改變。你要明白一個角色如何去思考,才可以塑造到角色出來。」
重視舞台呈現的編劇
有說,劇本是一劇之本。至於編劇,乃是首當其衝,將人物性格、故事情節、說話內容等元素加以整合並將此製成劇本。一般來說,當劇本寫成,編劇的職責就此完結,其後他們的作品就會交給導演和演員修改、演繹。然而,阿詩認為撰寫出來的對白與現實裏所說的對話有所不同,所以她花一些編劇以外的時間去參與演員的圍讀與綵排。「劇場的人很重視讀一個劇本,需要大聲讀出來(read aloud)。由於我們習慣了書面語寫東西,說話時則用口語,所以讀劇本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讓我在過程中記下加以修改。尤其是翻譯劇,文化差異增加翻譯劇本的難度。所以當我將劇本翻譯過後,我會看演員的綵排,務求將對白需要和現實的對話沒有太大差別。另一方面,我希望在欣賞綵排裏知道翻譯時所利用的詞彙和言語與人物角色的動機是否一致。」
靈感源於生活
阿詩喜愛編劇,但現實世界並未能給予她當上一名全職編劇。雖然現在只能在工餘時間撰寫劇本,不過,焉知非福,她的工作、生活的經驗與體會成了阿詩的創作靈感。過往為新域劇團策劃的「新劇煉獄計劃 - 第二回合」其中一個演出而撰寫的《打你個小人頭》探討「打小人」心態。「《打你個小人頭》的創作理念是源於灣仔鵝頸橋負責打小人的婆婆。當平日路經灣仔時,就會看到有幾個婆婆在打小人。記得某一年驚蟄,我看到有很多人在橋底排着隊等打小人。那時,我質疑為什麼香港人以這種方式去詛咒仇人。於是我想透過撰寫這個劇本來探討這個現象。」去年,阿詩為參與臥虎與藏龍創作計劃而撰寫的《明天,我要飛往哪裡去》,亦取材自朋友的生活經驗。「《明》是一部關於文革時期故事。過往我認識了一些經歷過文革的人,文革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然而,我們這一代人未必能清楚他們所經歷的痛苦。於是我開始與他們傾談,然後創作《明》這個劇。」阿詩表示,現時的工作環境亦是劇本的好題材。「我在一間特殊學校工作。學校裏的小朋友的思考方式和行為都與一般小朋友不同。而我每天則主要負責解決他們的情緒問題。事實上我想寫一本關於他們的戲劇,但我想現階段需要累積工作經驗和相關資料。」
沒有滿分的作品
今年是阿詩第二次參加「臥虎與藏龍— 一齊出手劇本創作計劃」,對於今次的計劃,阿詩認為可以比以往的做得更加好。「去年我撰寫完《明》後,我和演員在排練時嘗試以不同方式將表現出來。排練的過程可以使文本、導演與演員之間有互動。但由於時間花了太多在排練上,相對來說沒有時間將故事編寫得更加完整。所以今年我將排練的時間減少,並著重於故事的結構上。我希望今年能夠寫到一部full length的作品。」
至於今年的劇本內容,阿詩表示今次的劇本將會以喜鬧劇的手法來呈現。「過往我撰寫的劇本題材較為沉重,所以今次將會撰寫較為輕鬆的劇本。」阿詩的最新劇本名稱叫《愛死電燈膽》,內容是講述一對同居男女與突如其來的老婦三人共處一室時當中的角力與笑話。「這個劇本不是一般的愛情小品,當中還會加插香港社會環境作為劇中角色的性格及行為的元素,期望觀眾欣賞到的時候會聯想到香港現時的社會狀況。」《愛》將於十一月下旬作劇本展現,並於十二月上旬於藝穗會公開演出。「《愛》是我與兩位戲劇愛好者組成劇團『創驗劇場』的首個演出。我希望在劇本展現後能夠將評判的意見成修改劇本的方向,並能夠將劇本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阿詩表示,劇團現階段將會以演出實驗性較高的劇目為主,並計劃在往後時間舉辦一些學校巡迴劇以作推廣戲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