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定位與漂移 ——反思港人身份的《漂城記》

定位與漂移 ——反思港人身份的《漂城記》

(獨媒特約報導)由文化工房出版的新書《漂城記》,星期日(1月31日)下午在銅鑼灣誠品書店舉行了「我們漂城途中」新城分享會。歌手林二汶到場支持,並即席演唱了《北京道落雪了》和《Do You Love Me》兩首歌曲。《漂城記》顧名思義,談的是香港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的身份認同問題。

新書由八位帶著兩岸三地的背景的年輕人執筆,策劃人周耀輝指,基於香港的歷史脈絡錯綜複雜,希望探視年輕人在抓緊「香港人」身份時的糾結與矛盾,故邀請八位八、九十後的年輕人,以自己的方法來書寫在成長過程中對自身身份認同的迷茫及掙扎,並透過深入探索那個似曾相識卻難以宣之於口的家族故事,重新定位自己的香港人身份。

周耀輝表示他策劃此書有兩個目的,一為因為現時社會有著太多六、七十後的意見,因此希望多聆聽八、九十後的聲音;二為以非虛構寫作的方式,不寫議論文,避開現存的立場及論述,向大家呈現一個複雜而多樣的香港。

20160204h2

八位年青作家當中有六位出席分享會。他們逐一分享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感受及得著。書中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篇章為《從迷霧中》,是由兩位作者在自己成長的地區出發去書寫。《割裂的門》作者林廸生出生於屯門,以「門」作為意象,他說自己身處在門內,與門外五光十色的景象漠不相關。就讀大學期間,林短暫離開了屯門,接觸了外頭的景象。但當他再度踏足屯門,卻發現屯門原來一無所有,滿足不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他想離開,不單離開屯門,也想離開香港,找一個自給自足的小鎮。到最後,他發現自己的心也是如此割裂,不知所屬。

第二個篇章《蔓生開來》,視線從地區擴大到城市,講述出生地與居住地對身份認同的影響。《扦插》的作者王秋婷出生於廣州,六、七歲時到香港定居。書中提及她拿取身分證的過程,「香港永久性居民」這七個字肯定了她的身分,讓她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香港人。她從小就抗拒填寫某些文件上「籍貫」一欄,回答同學有關籍貫的問題也支支吾吾,只重覆表示自己是香港人。文章以她回鄉剝智慧齒的經過作結,講述她找不到回老家的路,曾經熟悉的地方在那刻變成陌生,飄泊無根的感覺在那刻非常強烈。

《枝節》的作者劉善茗在書中藉抵壘政策與母輩對話,帶出自己的身分認同。劉是一位記者,她的工作難以避免要記錄大大小小示威遊行,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2013時行政長官梁振英落區,示威的民眾搖著三種不同的旗幟,分別是中國國旗、港英旗和台灣旗。她在那刻發現香港人在尋覓自己的身份時,必然曾嘗試面對這樣的矛盾,因此她採用了平行書寫的方式,讓1950和2013這兩個不同的時空在文中交錯,帶出香港人對於身分的矛盾依然沒有改變,即使時間是一條平行線,但仍會有著思想上的交會。

《玉的碎未》的作者王樂儀主要寫來自福建的父親。她父親是經營玉器買賣,他的身分認同是隨著玉器市場興衰而轉移。王在二十多年來都不信任父親,即使他經常跟她說「玉」,但她從不在意過。在書寫過程中,她認為她開始對以往一個抗拒的人產生好奇心,看法不再單一,嘗試去了解父親,是人生很重要的成長。而且,在與父親談話的過程也對自己的根也深入的了解。

第三篇《是未命名的花朵》,視野再推進至國際,描述流落在外的人,心歸何處。《An ordinary family》的作者李宗泰到荷蘭的交流對探索自己的身分有著重大影響,讓他從國際視野出發去反思。香港人的國際視野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他認為這並不代表一切,人在異鄉就會思考自己與國際的關係,除了語言之外,地域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他透過與家人的會談探討自己的根,從中發現親人掛在口邊的論述當中有著裂痕,他的成功是由別人所堆砌出來。他認為這文章的書寫過程是一個人生轉捩點,令他更了解家人。

《無邊家書》的作者林淼在德國留學時,在異地生活時所感受到的歸屬感來得更加強烈。她認為有很多細碎的說話都難以向身邊最親近的人啟齒,所以她書寫四篇「家書」,分別是給家人、自己、一齊到德國交流的朋友和一位德國教授。回到香港後,林的感覺更加孤獨,即使週邊的人很熟悉,但想法卻不一樣,所以她認為即使外在環境轉變,但「我心安處是吾鄉」,並不受地區所局限。

分享會最後,策劃人周耀輝拋出「何謂香港人?」這個問題給讀者,希望大家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對自己的身分有更多樣及深入的思考。

記者:劉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