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完進念二十面體的新創作,大紫禁城後,身旁的觀眾們都紛紛在竊竊私語,「你明唔明?」、「好悶」。這兩點恰好指出是次實驗演出的問題所在。
使觀眾感到沉悶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大眾不諳崑曲,不太懂得欣賞(包括筆者)。事實上,是次表演內的各首崑曲均是節奏緩慢,而且幾乎是每個字都有拉腔,對於比較少接觸崑曲的人來說,是十分沉悶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整個節目的步伐很慢,甚至有「在拖」的感覺。例如開場部份,雖然螢幕上的影像不停在變,但基本上只是在展示紫禁城,和強調天圓地方,實在不用花太多時間。又例如黃耀明唱完第一首歌後,前螢幕慢慢降下,好讓他離去,同一時間在前後螢幕顯示一句引子。然後前螢幕徐徐升起,隔一會兒後,後螢幕的字又慢慢散去,再隔一段時間才升起,給石小梅出場,這段過場也是太長了。
觀眾難以明白表演內容,問題在於創作人的表達手法上。從場刊得知,創作人希望透過是次表演來「再現紫禁城的美學與文化」。不過他捨易取難,希望以實驗藝術來達到目的,而非像展覽或電子教科書這些平鋪直述的手法。然而,要把資料性的材料和概念串連成一個故事之餘,又要平衡說教性和藝術性,還要兼顧音樂、影像、文字、崑曲等元素,難度委實是太高了,所以觀眾會不明其意,實在是「非戰之罪」。
從個人的主觀感覺上,筆者認為不是所有的創作單位都清楚明白自己的製作是在表達什麼,情況儼如一個story-teller,連自己要說的story內容都不清不楚,又怎能讓聽眾聽得明白?
此外,這表演也不能說是audience-friendly。表演期間有兩次台上射燈直接射往觀眾(又是不明所意),光得使觀眾不得不用手擋著光線。不過這是一個藝術決定,如果創作人認為有此需要而有所堅持,這種決定是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