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究竟為了甚麼?
翻一翻書局裡頭「旅遊」一欄的暢銷書,幾乎全都以「娛樂」為主題。書名開宗明義教人「食.買.玩」,內文滿目「喪玩」、「勁食」和「hea」,圖文並茂告訴你如何盡用旅程的每一分鐘沉醉享樂。
難道旅行就沒有其他意義?
十七世紀的歐洲曾有一陣「Grand Tour」熱。「Grand Tour」一詞據說最早出現於Richard Lassels的《Voyage of Italy》(1670)一書,用以形容貴族和上流社會年青子弟,在開始步入成年之時周遊歐洲各地。這種旅程可不此是遊山玩水,他們會聘請導師同行,期間到處學習各地語言、禮儀和技藝,考察歷史建築和藝術作品,簡言之便是提升個人修養。旅程有時還會穿越阿爾卑斯山脈,在沒有飛機和火車的年代實在殊不簡單。
這種本來只有上流社會子弟能負擔的旅行,在蒸汽火車出現後變得平民化,足跡也不再局限於法國、瑞士和意大利等幾個國家。歐美大型旅行代理Thomas Cook(www.thomascook.com),其同名創辦人本身熱衷於周遊列國,於一次旅程之中興起開辦火車旅遊生意的念頭,帶旅客乘火車暢遊英國各地。後來更衍生出類似今日「自遊行」的模式,只安排火車票和住宿而由旅客自定行程。因為便捷而且價廉,這種新興旅遊概念漸受普羅旅客歡迎,尤其是一些曾接受教育,渴望周遊列國增廣見聞的年輕人。時至今日,不少歐美學生都在唸大學前休學一年到外地考察,畢業後背包環球者也不計其數。
遊歷四方絕不是歐美人之專利。公元七三一年,即唐玄宗開元十九年,一個年方廿歲的小伙子,一方面為排遣屢次落第之愁,另一方面為探索各處風土人情,開始了周遊全國的旅程,後來還自述多年見聞於《壯遊》一詩。此人便是詩聖杜甫。今人翻譯「Grand Tour」多用「壯遊」二字,有人或以為此乃「Grand」與「壯」之聯想,其實早於千多年前的東方已有這種旅遊模式,後來亦一直為後人沿襲,例如北宋徐霞客便曾花數十年考歷各處窮山惡水,見識各地人文自然風貌,見聞手稿後來由別人輯成《徐霞客遊記》。
古人壯遊只能徒步、策馬乘車或坐船,往往一出門便花上一年半載而且花費不菲,自然不止為吃喝玩樂之類的目的。反觀現代人全靠飛機之便捷,去旅行只不過是週末消遣,一週辛勞過後當然是享樂為上。
然而壯旅文化卻未因享樂旅遊泛濫而淹沒,不少年青人依然嚮往遠征外地,趁青春的心靈還未投入現實社會的俗流,好好去歷練一下。例如最近重臨香港表演的台灣雲門舞集,其創辦人林懷民於1972年在美國唸完藝術碩士後,曾獨自到歐洲流浪數月。帶着許多的感受和體驗,他回台灣後創辦了這個今日經已國際知名的現代舞團。多年來,這個流浪者並沒有停下腳步,更令人欣慰的是他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的獎金成立「流浪者計劃」,自2005年起每年資助台灣年輕人,投入改變一生的長征。(可參閱《趁著年輕去流浪》一書,黃淑文著,方智出版)
流浪到非洲、單車穿越東亞、背包獨闖南美……類似的還有很多,你總曾於網上、報紙、書本或雜誌讀過,一個個年輕人帶着赤子之心探索世界的故事。越來越多人開展形式各異,但同樣純真的壯遊。在學者,固然可趁長假往異鄉體驗,流浪個一年半載;即使在職者,也可藉由短期流浪充實日漸被蠶食的心靈,例如花一年到外地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三數月的農場體驗(如WWOOF),甚至短至十天的義工旅遊(如Voltra)。這次日本義工之旅,便有十多歲的學生和三十歲的在職人士。
旅行的寬度和深度,從來只由自己定義。無論任何背景,即使年紀老幼,只要有青春的心便可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