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et
Susan Cain
2012年版,Penguin Books
有一位律師在哈佛法律學院畢業後到了華爾街工作,專門處理金融機構之間的訴訟。她是一個相對少說話的人,亦害怕成為眾人的焦點,有一次就因為過於在意課堂上的大量討論,而在上學途中覺得壓力太大並嘔吐。工作了大概三年之後,有一次因為她的上司放假,她被迫要代表客戶處理一單緊急的談判。她從來沒有直接代表客戶的經驗,更沒有信心在談判過程中以說話技巧去贏得優勢。到了當天,對手既信心十足又咄咄迫人,一開始就拋出一個對這位年輕律師極度不利的方案,並以此作為底線。內向的女律師知道,一般情形下她應該立刻反駁對方,以更強勢的姿態去取回主導權。可是,她不懂這麼做。她感到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並等待她的發言。緊張和焦慮滲透了她的身心,但是她明白在這時候假扮雄辯滔滔只是鸚鵡學舌。她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用適合自己的方式繼續談判。她可能說話比較慢,比較難以引人注意,但是每一句話都經過深入思考,亦很堅持自己的立場。她慢慢地詢問對方每一個細節,以獲取更多的資訊,亦沒有急於作出任何決定,反而是提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以讓談判推進。
女律師的發問帶來了思考的空間,最終達致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並談判成功。更讓人意外的是之後一星期她接到了兩通電話。一個是由對方的銀行提出,想邀請她作為該銀行的代表律師。另一通是談判的對手律師來電,詢問她是否有興趣換一間律師樓工作。她的內向性格沒有為其前途設下障礙,反而帶來了更多的機會。這位律師是誰?她就是本書的作者Susan Cain。
個人主義是世界潮流之一,而要以個人身分獲取成就,對他人的影響力就算不是不可或缺,也一定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在美國很久以前就十分流行Self Help Books,一些可以讓人學會待人接物,人生處世技巧的書籍。從二十世紀初開始,這些書籍的主題由以往歌頌公正無畏這些高貴的品格,轉而慢慢變成如何靠說話和相處的小技巧去取得他人的信任,獲取更大的影響力,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卡奈基的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Dale Carnegie)。
這固然和生產模式的轉變有很大關係,由部落定居的農業發展成流水作業式的工業,當中一個巨大變化就是生活的圈子。工廠式管理要求密集的勞動力,並推動了城市的發展,亦將大量的陌生人匯聚在狹小的生活空間內。置身其中,身邊的人再沒有從小認識了十年八載的家族關係,且大有可能只有一面之緣,往後就老死不相往來。既然如此,重點就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得到更好的關係和更多的信任,這需要掌握過人的溝通技巧甚至乎對方的心理盲點,以成為眾人喜愛傾談的對象及目光的焦點,這亦是通常被稱為魅力的元素。機會的天秤因此慢慢向外向者傾斜,健談,開朗,話題滔滔不絕,在社交場合自信滿滿,甚至乎是說服力十足的演說,全部都有效地在這個全是陌生人的世界裏帶來成功,而內向則被視為害羞,膽小,缺乏信心的表現。
但是作者的例子告訴我們,內向並不應該是貶義詞。內向可以代表細心,耐性,持之以恆,默默耕耘,堅毅不屈,所以只有內向者才能在需要長時間專注投入的工作上成功。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應該做的並不是盲目追隨潮流並唾棄自己與生俱來的個性,相反應該專注於自己的相對優勢。無論是像作者般,甚至乎是愛因斯坦,奧威爾等都發揮了自己的長處,確立了對世界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個性內向不等於不能夠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像前美國副總統戈爾其實也是內向的人,但他熱心於宣揚氣候變化的訊息,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精采動人的演說。對他來說,本來要專注於科學細節就不困難,而面對公眾和不斷的社交活動也能夠應付,只因他相信自己在做一件十分正確的事情。
這本書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它在最後一個章節放了一個育兒指南。家長很多時都將自己的願望投射在子女身上,特別是在這個人際關係至上的世界,外向,充滿自信的家長大概不能接受子女害羞內向。但是,研究告訴我們人的性格一般來說有一半是天生的,並不容易因家長的願望又或是刻意培訓就能改變,更有可能是拔苗助長,為小朋友帶來極大的壓力,得不償失。此之所以作者於書中告誡家長們,請尊重每一位小孩的性格,因為他們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家長的角色應該是循循善誘教導子女怎樣習慣在這個社會裏生存,並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的性格,卻萬萬不可勉強子女有跟自己一模一樣的性格特點。
曾有人問愛因斯坦為什麼能發現相對論,他回答說:這並不是因為我特別聰明,只是當面對問題,我放棄得比較遲(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與其羨慕別人在人際溝通上的優勢,不如學會欣賞自己,珍惜所擁有的長處,擁抱自己的信念。而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亦應懂得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因為這個社會只有靠多元的發展才能健康向前。
延伸閱讀:
人際關係的科學——
Social Intelligence, Daniel Gol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