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號外》主編張鐵志行將卸任返回台灣,昨日在富德樓舉行分享會,談他在《號外》兩年半來的「實驗」。回應嘉賓、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稱,台灣一直是香港的「文化大國」,香港也缺乏一份反映時代性的刊物,擔心香港的「黃金時代」將去,另兩位回應嘉賓鄧小樺及林藹雲則稱,台港文化碰撞常出現驚喜,兩地也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主持馮美華問到張鐵志對港人移民台灣的「忠告」,張鐵志說,香港必須有人繼續抗爭下去。
張鐵志重溫兩年半在香港的工作經歷,表示得益很多。他說剛來香港時很緊張,那時聽說《號外》是一個很時尚的地方,連穿什麼衣服都很緊張。鐵志回憶說,自己則是在2012年來《號外》工作,那時剛是反國教剛勝利的時候,中港矛盾亦愈來愈嚴重化。在2012年11月在《號外》第一篇寫的編者的話,談的正是本土爭議,當時「反蝗」正熱,但他不認為本土應該是封閉的。
支持新生力量
張鐵志說表示,《號外》七十年代創辦的精神,關注香港所有新生的事情,甚麼都會關心,他當時希望每一期《號外》均會處理一個重大的議題。回顧這兩年半,香港死亡的東西更多了,「小店、法治、ICAC、警察」。鐵志又說,大家都看到2003年七一後更多聲音也在香港誕生了,包括土地運動、小店、同志運動等。他認為《號外》應該是支持新生的力量,以及以香港為主場,結盟中台異議和獨立文化。
張鐵志回顧了上任《號外》初期的幾期雜誌的想法。2013年1月的《號外》,封面是學民思潮成員,鐵志說希望透過深度專訪,了解新世代青年的價值觀和新實踐,亦找來八十後的陳景輝、《四代香港人》作者呂大樂撰文作比較。當然亦嘗試以書評作對談,當是陳冠中剛出版了《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一書,但最終只出了一期,所以今日另一位回應嘉賓羅永生是惟一個書評回應的作者。
之後2月是出版了近60頁關於同志運動的回顧及總結,找來何韻詩撰寫一篇宣言,也找不同作者回顧不同年代的同志運動,也公開招募願意公開讓《號外》拍照的同志。3月則找來張懸、盧凱彤及岑寧兒三位獨立歌手,當是他寫的篇者的話,認為獨立音樂正是游走空間,讓不被重視的聲音被聽見。
在佔領中環運動討論火熱期間,《號外》亦就出版了佔領手冊,6月亦以〈重新想像中環〉,除了將戴耀廷放上封面,亦放上外傭、曾佔領長江中心外的貨櫃碼頭工人。
張鐵志繼續回顧《號外》關注的議題,有街市、新界東北、地產霸權。在東北議題上,亦找來長篇文章談台灣,連結兩地共同面對的土地問題。後來又有專題談書展、書店,專題續以三分之二香港、三分之一台灣設計,同時探討台灣獨立書店。之後則有紐約、香港文學生活館成立等為封面故事。
張鐵志又認為,如今找明星十分困難,認為這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年代,《號外》近年也甚少明星登上封面。以2014年3月為例,他們將一隊新的樂隊放上封面。9月的「女人」專題,找來20位女性,多是跟創意、文化、社運有關,他特別介紹專題將四位社運女將放在一起,四人也有參與去年7月2日的公民抗命。
夢想:將長毛放上封面
張鐵志又談到2015年1月,將長毛放上封面實現了他的夢想。專題以香港十個未來為題,回顧後佔領運動香港的前路。他又談到香港明星很多時候只給予半小時甚至15分鐘作訪談時間,根本不足夠,往往拍完照就差不多要結束了,鐵志認為應該要以相當深度報導創作人。
《號外》亦放入一些其他元素,如每期一支獨立樂隊、香港先鋒系列、台南專題等。鐵志說,好的雜誌的時代態十分重要,長毛入獄時曾刊登一張長毛的相片,陳淑莊因佔中剃頭的相片亦曾出現在雜誌。
鐵志最後總結說,離開有私人原因、有一些別的想做的事情。回顧這兩年半《號外》,同樣會看到這兩年半的香港。
回應嘉賓之一,香港文學生活館鄧小樺表示《號外》是一個外來者的角色,與本土的其他時尚雜誌也不一樣,站在一個有距離、尊重及欣賞香港事物,令香港看到自己的美好,鐵志也提供了很多港台的視野。
距離反成優勢
小樺又談到社運及文化的連結,從前台灣的作家不會走出來支援社運,台灣作家會說是受香港影響,香港又會說是受台灣影響,「你睇我好我睇你好。」經歷後雨傘之後,我們知道所有代表人物也可以被拉下神壇,認為是否能找到一種價值、信念大家共同分享,不單止是「認人頭」及人際關係,這正是文藝及運動的共同點。
小樺又談到這兩年《號外》似是一個文化雜誌,不是太「lifestyle」,後雨傘的問題也是如何進入日常生活,如今的磨練才是最大,改變是否已經發生,是否變成「lifestyle」?
香港獨立媒體網編輯林藹雲(阿藹)說,鐵志形容自己在《號外》的工作是實驗,阿藹說當是《號外》的創立也是一場實驗,要「佔領文化」,這場實驗當年也算是成功,令成功擋住某些壓力。
阿藹說鐵志的經驗是港台碰撞,想起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台灣《聯合報》,台灣最保守的報紙在香港運作的空間變得十分之大,當年做區議會選舉的角度竟是社區營造,因為當年台灣的熱話是社區營造,最後她撰寫的區議會新聞竟然是機場對居民帶來的影響。
阿藹說,台灣報紙在香港會變成一個十分奇怪的空間,不一定要遵守香港的規則,變得相對自主及獨立。自己另外曾任職的《經濟日報》及《蘋果日報》,工作經驗亦十分失望。阿藹認為,本土的發生不一定要建構一個很地道的香港,反而是如何理解美好東西被限制的原因。
嶺南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說今日來的時候有點「不開心」,因為香港的黃金時代要結束了,除了張鐵志要離開,加上已結束的《陽光時務》等。他不預期張鐵志那麼快離開,他笑言這種失去十分「本土」,香港的文化、傳媒的黃金時代也是十分短暫。
羅永生說,無論過去或今日,《號外》也不會是他最滿意的雜誌,但羅永生說重新點燃了「辦刊物」的慾望,香港沒有一份指標性、能代表時代的刊物,多年在文化研究收生,亦從未聽聞有人的志願是要辦一份雜誌。羅永生說,這反映香港公民社會的低落,沒有打算透過刊物串連香港的事物。羅永生又說,台灣是香港的「文化大國」,台灣未解嚴時對香港的影響已很大,包括李敖、龍應台等。十年前龍應台來港,確是引起一股效應,但羅永生反問究竟有多少事物留下。羅永生指,六十年代台灣對香港主要的影響是思想層面,龍應台則是明星效應,而張鐵志是文化與社運的串連。
在討論及回應環節,藝術家魂游談到《號外》期間也有兩期關於K11及Art Basel,指文化愈來愈成為商品,問張鐵志如何定位。張鐵志說不太同意台灣「文化大國」的說法,台灣有各個專業的雜誌,但並無一份綜合性的雜誌。他說台灣媒體也開始墜落,這也是他想回台灣的原因。《號外》的定位亦介乎主流與非主流之間,印量也不是很多。小樺說八十年代《號外》的明星,當時的周潤發亦不是現在般紅,當時亦有一定試驗性,雜誌經常討論的問題便是「如何變得型」。
主持人、獨立文藝工作者馮美華(May Fung)最後問張鐵志如果是香港人,會否參選議員,鐵志靜默了一會,說「不會」,香港仍是威權體制,沒有甚麼實權,但他一直在思想政治的可能性。May Fung又問鐵志對港人移民台灣有何「忠告」,鐵志說當然歡迎大家來台灣,但他說香港需要大家,不要放棄香港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