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文字或任何文本的喜愛程度,其實遠比看起來的要為低。換句話說,買下這本《斑駁日常》的最初原因更多是從情感上支持文學事業,而不是真為了她的內容。閱讀她,也不是為了真正理解她,而是更簡單的理由:那個基本上不算真正認識的鄧小樺,這回在台期間的幾次碰面都語帶恐嚇的說要把我與李智良等人(其餘人等的姓氏保密處理)某次酒醉,而把「少年詩人(按:鄧小樺語)洛謀」遺置在某間跨國連鎖商店門前待警送醫處理的事件寫進她的下個作品中—我總得先發制人,就算不透露鄧小樺也曾自己莫名昏眩嘔吐的情事。
XXXX XXXX
專欄作品成冊收錄而為《斑駁日常》,本身就是辯證。即使長期以來都至少自覺正在為了某報寫稿,或許仍不能擺脫那些自我意志之外的不可獲難以考察的情境影響。續—斷的篇章在收整的過程重新整理、編排,以達成某種邏輯或感受,或意象,卻也總是暗地露餡。
《斑駁日常》名為與香港社會、那整座製造了鄧小樺之所以為鄧小樺的城市作對話,卻同時也簡簡單單的就是作者自己。就像這張封面圖案,在細緻的美編手下仍有著不可全面控制的意外—樺的華字中豎上有一點印刷瑕疵—往往意外顯露的就是真實:這本公諸於世的書,更像是一本寫給作者自己的失物書/信。拋擲情緒、說服讀者統統只是文字出生時的片面功能,最主要的還是「以思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陶塑自我,摸索面對他人、城市與世界的方式。(p.13)」
那麼反過來說,與其要讓我找到蛛絲馬跡來嘲笑書中她的同時是我的朋友們,還不如說我藉由這些專欄收集而發現了作者自己的存在。我想藉由理解她的文調以構思將來如何避免在文中發現自己的企圖本身不可能成立,因為我同時也藉由發現她的過程重新認識了時間中的我與她們:我,我們已經在文中,無法逃脫。用這種尋找自我的方式作閱讀,反而幫助鄧文成為認識鄧的基礎,兼帶確認與釐清我對記憶的認知。
這在第一〈孤獨水銀差一點就純粹〉與第二個部分〈詭異芳香啊有人來了〉特別深刻。〈孤獨水銀差一點就純粹〉的脈絡對我而言是詭異的詰辯,經由「過濾」,我們發覺遺失、孤絕、混亂、異離作為本質的生命形式的真相而存在。那是「以痛止痛」,由於亂讀反而益發覺得她的文字有意思,在生命非預期的軌跡裡,皇后碼頭的保衛戰成了『其實是作為拯救的失去』,因此在篇章的終節撫慰了眾生。
日常早已混亂了,於是片段就成為整體,這不單是城市發展和現代社會永續變異的命題。就像世界因暖化而「季節亂調狂飆」那被爆炸地事件和力量狂捲著的人,碼頭的或利東的或是灣仔的人們,我們又該如何記得曾經面貌輪廓清明的自己和彼此?或許在急躁的求生和反抗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成了將自我捲掃出局的力。此時,理性的原因僅僅是,在溝通之前,在論戰之前,用沈默進行溝通。成熟的理論,在其人成長歷程中就以愛情的內涵表現著。
〈詭異芳香啊有人來了〉有一個悲傷的引線:春天、友人、愛情、遊戲、說話。以酒醉為終局。竟然還以醉後鬼扯中的不喝醉作為終局。斑駁不是一個過程,它本身就是開始,然而它藏在細微處。「說話」靠的是沈默、「愛情」是最危險的處所,而「友情」竟是混戰。也許我們都該承認,尤其靠著回溯來確認,我們其實都極其不安,而荒誕的表現與傷害僅僅在於信任。沈默者意不在後靠與拉開視野,不是細膩低調的回應,卻可能是對自我的與他人的彼此之間的傷害、攻訐的反省與懺悔。
「回憶涉及衰敗。然而衰敗本身會攪動著更巨大的漩渦式能量,捲沒參與者(p.107)」對甚麼背景情事而言不是如此?更何況,當現實的眼前的必須對抗的威權,把妳我與他收攏在一起,我們在互動裡黏和了城市的裂縫、成就所謂社群的時候,是否/如何重新記得那為權力之網所裹被的集體裡,最私匿且亟需發覺與幫助的傷痕?
如果,就像這個專欄(書)那樣,以挖掘城市中的社會中的、其實就是身邊社會網絡中的以及自我意識之內的「它者」作為結束。也許,就像全書以「獨居」、「孤獨」為開頭,這個既是慾望對象又是痛苦與自我鞭笞的來源的物與狀態,那麼妳與我一樣,還缺一步,即在假借著控訴社會批評城市的企圖下,再回歸(就像正文結束後的附錄一仍然是場「孤獨」戲)。我們在揭露自我的缺陷的同時總是不可能完備的遂行精神分析式的自我批評,但是我們的書寫總是透露亟欲他人知曉卻不言明的唯有在孤寂狀態中的沈溺自我世界時的暗自哭泣才顯露給自己看的弱點。
溝通、對話是「生命中必須的浪費」,但要用何種方式,沒有真正知道。我以一個極為自私的目的作為閱讀《斑駁日常》的動機,用一種私人對話的方式進行實際的觀看,我嘗試在她「專欄」性質之外硬是抓爬某些意義和線索,就像我認為這是鄧小樺「給自己的失物書/信」的那樣,我從文字中辨認她的日常及多數時候牽連著我們共同友人的日常,於是「斑駁」的影點不再是疏離的隔海幻光,而竟也是我的日常。讀完了這本書,也算暗自承交了這個朋友,那怕印象中不知為何我一直誤記鄧小樺其實叫做張小華。
XXXX XXXX
佳句摘錄:
吸煙是專注的消散,生活軌跡斜裡插入的一段模糊,接近空白。如果工作已經構成了人類自我的一部份,那麼吸煙的模糊狀態,則如午夜瞥見鏡裡倒影,一種通過自我疏離來建立自我的方式,或曰,神遇(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