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多面觀——中國文化史通釋
余英時
2012年1月第1版, 三聯書店
緃然香港以前經常被喻為中西文化匯聚交流之地,真實的情況往往是我們對兩邊的所知甚少,箇中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心態上中國人多視讀書為一工具而非目標。古時寒窗苦讀只為了他日金榜提名,然後一登龍門升價十倍,現今則是追求中產優渥生活的必要步驟之一。而橫觀現今教育制度,先不論對西方的認識往往只限於初中的世界歷史,既然三年的時間連一個城市的歷史也不足以了解透徹,對於世界的理解若單靠中學教育則注定我們只能夠有局部且片面的認識。對於中國文化,情況好像稍為樂觀,畢竟中文科除了語言運用外亦十分著重對文化歷史的理解,加上我們的城市位處中國,總算有較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吸收必要的知識。只是,即使只提及中國,涉及的範圍要多廣泛有多廣泛,只是中國的定義應該是什麼已經足以作為一個semester 的課程。若有感老鼠拉龜無從入手,則余先生這本著作可作為入門之用。
本書集合了討論中國思想宗教文化科學藝術的多篇文章,有些是專題文章,有些是余先生為他人寫的書序,大部分則是其在世界各地演講的講稿。筆者最近讀到了有關清末廢科舉的經過,則比較常翻閱其”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一文。
讀歷史,不將自己的思想文化稍為修正以切合該時該地的情況的話,則往往會無法理解歷史人物的決定以及形勢的轉變。讀到清末廢科舉,最不能明白的通常是為何在西方列強充分展示其軍事實力以後,仍以道德禮教為考試題目的科舉制度竟然還能迄立不倒。由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00年的新政,清朝足足虛耗了超過半個世紀才領略到他們所需要的人材並不是科舉所能培養以及選拔的,這未免是反應過慢了。只是,這是將科舉制度作為一教育制度看待而作出的判斷,張鳴在其«重說中國近代史»裏就曾批評說——當時朝廷廢科舉,本意是想廢除教育制度,但是它卻把科舉當做一套教育制度來對得,這就是弔詭之處1。要正確理解科舉制度在社會裏的地位及其廢止所帶來的影響,就正如余先生所言——只有先認清科舉的歷史特色,我們才能真正懂得科舉廢止為什麼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2。
科舉制度當然和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息息相關。中國的學塾所教的都是四書五經,大部分時間都離不開科舉所考核的範圍,畢竟中國傳統的教誨是學而優則仕,仕途往往是人生的主要目標,所以失意仕途才要詠一首歸園田居。但是由漢代開始的科舉制度斷斷不單是以教育和選拔人材為主要目的,當中更重要的,其一是增強社會的流動性以安撫當時人數龐大的游士的需要,畢竟自戰國時代起,各個地方勢力均開始培養忠於自己的一眾文武人材,若不能好好加以利用,則此等游子必成為推波助瀾之輩,有害於國家社稷。其二則是作為管理地方的工具之一,宋朝司馬光就有”逐路取人”之說,意思是進士的取錄應與地方人數有所關連,即使同一省份人材輩出,取進士時也應選擇不同出身的士人。這與漢朝的舉孝廉同出一徹,如余先生所述——全國各地區的”士”必須平均而不斷地進入統一帝國的權力系統,使”孝廉”的察舉成為政府與整體社會之間的一條通道3。這就代表科舉制度在穩定政權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既透過被選拔到達中央的地方精英理解當地管治情況,亦可以一定程度的保留當地士紳的特權以平衡勢力。
科舉的歷史源由只是書中的其中一篇內容,其他如科學精神,商人與儒家倫理的關係等都一一觸及。只要閣下對中國文化的某一範疇有所興趣,本書都能引導你繼續深入了解其深妙之處。
Note:
1. 張鳴, 重說中國近代史, p.208
2. 余英時, 中國文化史通釋, p.204
3. 余英時, 中國文化史通釋, p.212
延伸閱讀:
所謂的歷史,從來都被簡化了——
張鳴, 重說中國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