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獨立電影節】關注弱勢的人文精神:拉烏爾 ‧ 派克 Rauol Peck

【香港獨立電影節】關注弱勢的人文精神:拉烏爾 ‧ 派克 Rauol Peck

文:羅恩賜

拉烏爾.派克生於一九五三年,在海地的太子港出生。八歲那年,他舉家 搬到剛果共和國的首都利奧波德維爾。當時比利時人逐漸離開,他的父親 H.B. Peck 受邀擔任農業教授,母親則成為當地市長的秘書。

他曾在利奧波德維爾及美國唸書,在法國取得學士學位之後,又到德國 唸書工業工程及經濟。在紐約當過的士司機,在八零年搖身一變成為記者和攝 影師 。一九八八年,他終於在西柏林取得電影學位,派克最初的作品,大多是實驗短片和社會紀錄片,之後才轉拍劇情片。 他的其中一部劇情片,《岸邊的人》,是首部在美國影院播放的海地電影,並 獲一九九三年的康城國際電影節提名。最受國際社會關注的,是這次電影節放映的 兩部《盧蒙巴》。從他的作品清單可見,雖然他在發達國家接受教育,可是始 終沒忘記屬於第三世界的出生地及成長地。相信是這種關注弱勢的人文精神, 讓他屢次奪得人權觀察的獎項。

在沸沸揚揚的政治氣候底下,領袖容易見風駛帆,操作民粹繼或是被民 粹操作,又或隨著進入權力核心而忘記初衷,變成講務實談妥協的既得利益 者。希望與團結,還是建基於信念與願景。不知兩部《盧蒙巴》作品中的主 角,是否能夠為我城我地帶來啟示。

後記:關於盧蒙巴 LUMUMBA 盧蒙巴於一九二五年七月二日在剛果的開賽省桑庫魯縣出世。他出生農家,中學畢業後在郵局工作,也做過賣啤酒的知客。一九五五年他當選為非洲僱員聯合會東方省分會主席。 一九五八年,他協助創建了剛果第一個全國性政黨──剛果民族運動。

在剛果獨立日, 比利時國王博杜安在演辭中粉飾殖民時期的暴行,勸勉剛果人民不要 以輕率改革,不要改變比利時建立的格局。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下,身為民選政府總理的盧蒙巴 擅自拿起米高峰慷慨陳詞,指出獨立不是比利時政府所施予,而是經過剛果人民日復日的奮鬥 爭取。一石激起千重浪,這場演講不但象徵盧蒙巴政治生涯的高峰,亦是比利時政府組織刺殺 的導火線。

他就這麼一個鐵錚錚的人,畢生致力促使族群團結,使得剛果民族運動的聲勢日漸壯 大。他所追求的獨立,不是為了服務剛果精英和資產階級而建立的假獨立新殖民,而是為了全 體人民福祉的徹底脫殖,發展國家經濟。

*參考書目:The assassination of Lumumba/Luba de Witte; translated by Ann Wright and Renée Fenby. (出版:London; New York: Verso, 2002)

香港獨立電影節宣傳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PeYMZM7q96E

網址:www.hkindieff.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