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蜜斯艾非:戲院本位的電影文化——德國經驗

【文化論政】蜜斯艾非:戲院本位的電影文化——德國經驗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電影是文化的重要部份。
但是,電影是主菜,卻也不要忘記戲院這道前菜和甜品。看電影可以是一種儀式:從買票一刻的期待,到等待放映前於戲院裡徘徊,入場,安靜,彷似進了神聖空間,不知不覺抽離現實走進電影,藉ending credits整理思緒,徐徐回到真實世界。

所以,香港需要發展電影文化,就需要在文化政策上把「看電影」的行為建構得更完整,超越「完成一部電影」的層次。假如大眾能夠從整個觀影感受獲得滿足,而不是單從一部電影得到滿足,才更有機會成為影迷,更願意走進電影院欣賞電影,甚至接受更闊更廣的電影類型。

柏林:從「作品本位」到「空間本位」

我到柏林後,走進無數的電影院和影展,使我重新思考香港的電影文化。二月的柏林影展是影壇大事。我觀賞的其中一套電影在Friedrichstadt-Palast 放映。柏林市中心(米特區)像香港的尖沙咀文化中心,是多元的藝術表演場所,禮堂可容納1,891 名觀眾。我特意在電影放映前一小時到場,外面已見人龍。沿路盡是柏林影展的紅旗,因為附近就是每年舉辦紅地氈的場地、幾間放映開幕電影的大戲院,以及德國電影及電視資料館都集中一處,成為影迷朝聖的空間,電影節的氣氛極為濃厚。有未能成功購票的影迷在戲院外舉起eine Karte suchen(求票一張)的紙牌尋找入場的機會。就算不是非影迷,這兩個星期路經此地,都很難不留意一下,甚至忍不住入場觀摩一番。刻意經營這種電影空間的格局,可以造出一種看電影的魅力。

柏林影展又是讓觀眾遊走不同觀影空間的好機會。放映場地除了Cinestar這種連鎖影院,還有二十間以上位於不同社區的大型商業戲院。有平實簡約、有富現代感、有像宮廷般古典高雅,每所建築風格和歷史都不盡相同。例如位於Charlottenburg 的 Colosseum 戲院,原本是建於1924年的養馬場,後由被蘇維埃政權改建為戲院,原有的觀眾席仍沿用至今,觀眾在戲院大堂仍可看到當時磚牆和繫馬的工具。觀眾選擇到哪裡看戲,可以不單純地因為放映的場次或價錢或方便,而是因為戲院本身。因為對這所戲院情有獨鐘,慢慢習慣在這裡看電影。

電影節與個性小戲院

其實,一年裡頭,柏林都會有不同的電影節。例如巴比倫戲院在柏林影展前後便舉行了昆頓塔天奴的回顧展、第一屆華語電影節(香港導演翁子光憑《踏血尋梅》奪得了最佳導演)、女性電影節等。Kino Moviemento和Globale film festival 合作,放映關於全球化的社運紀錄片,戲票四歐,三歐歸戲院,一歐歸Globale 社運組織,難民免費進場。

就是這樣,德國(至少柏林人)的電影養份大概也來自不同的電影節。然而,多元的電影類型或電影節需由大大小小、商業或獨立戲院共同承拓,觀眾層才得以擴展。其中令我驚喜的,是久違了的小型獨立戲院。單在柏林著名的文青區Friedrichshain 已經有五所小型獨立影院。我是Ladenkinos( B-Ware)的捧場客。這戲院設有三個放映院,各有名字。有些放映院內的椅子毫不協調,部分是常見的戲院椅,但中間又夾雜著不同的椅子,又有些二人連座的小梳化,這樣併湊出來的觀眾席有很濃的Vintage感。
這類小型戲院的運作模式亦往往充滿人性化。例如開場時間預定是晚上8時15分,有時會因為等齊人才開場而遲五至十分鐘。另一間叫Lichtblick-Kino 的小戲院剛在三月放映了35mm版的《花樣年華》,同樣只有三十餘座位,但不設預售,哪天放映﹐哪天開售,我到場買票時已經售罄。結果,員工待持票觀眾都入場後,勉強加多了一些椅子,,把唯一上落的樓梯都塞滿了,開場前甚至要靠最前方的觀眾幫忙關燈。這類小戲院不少是以公社形式運作,整個團隊都有份決定選片,可以放商業大片,也可以是獨立、小眾、經典等。還有些影院藏身於酒吧中,要看戲便到酒吧檯買票,邊看邊品嚐紅酒。

香港:要更著重空間與觀影的有機連結

我想起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幾乎是灣仔影藝倒閉以後碩果僅存,播放最多非主流電影影院,同時兼容了商業和藝術電影。其實,香港還有灣仔藝術中心的Agnes b影院和西灣河的電影資料館,不時有非常精彩的經典電影回顧。但以正規的放映場地來說,能兼容不同類型電影的空間實在少得可憐。明明香港不乏多元化的電影節,例如積極籌備中的社運電影節、平地映社籌辦的平地學生電影節 、難民電影節、同志電影節、香港獨立電影節......但畢竟放映的空間有限,沒有太多正規的影院給予這類非商業電影,很容易圍困於小撮人的文化圈子裡。而佔有最大比率的主流影院,就一直締造出單一的觀影模式,令人看電影無異於到快餐店飽吃一頓,很難真正享受完整的觀影樂趣。
結果,入戲院不是看電影的唯一選擇,因為在有電腦就可能完成一部電影。

即將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其中一部放映作品《點五步》頗為曯目,被喻為香港版《KANO》。其放映場地為沙田大會堂,正好扣上電影以沙田沙角邨、城門河的背景。其實,這種有機的觀影連結,使電影作為更好的文化土壤,提供一個完整的觀影感受,令人超越純粹的一次性消費娛樂。欣賞電影的氛圍,不是靠兩星期的電影節可以堆砌出來,香港需要更多有個性的戲院,讓人更懂得喜歡看電影。這得靠一套整全的政策推動。

作者為卜TATTAT 民間二手書運動發起人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