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flanderstoday.eu/living/co-housing-arrangements-win-popularit...
傳統家庭觀念總給人類對未來想像,「大個要買樓結婚生仔組識家庭」,人生就在幸福滿溢的家庭概念話語中。「噢!你好幸福啊!」這樣你得到無盡的社會認同,因為你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擁有一個完整、美滿而且充滿愛的家庭。
家庭幸福沒有一種必然,童話破滅有理。你聽過幾多個離婚的例子?婚姻制度的壓迫讓雙方哭著哭著受盡辛酸過一世,那是怎麼一回事啊?或者,找不到伴啊?單身到老的例子多不勝數。家庭是否一個必然的盼望,讓你足夠幸福一世?再者,買樓結婚,買樓問題也是結婚問題也是組織家庭的問題,沒有以「家」為元素的居住空間,何以結婚生小孩?當下社會家庭幸福破產,讓人類失去寄望,而且一天我老了,還得要自己照顧自己,孤獨面對生病與死亡的恐懼。就算有幸地建立了家庭,其實老了還是一個人,就正如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曾點出:不論結婚與否,老後都是一個人。其實,幸福未必是依偎著美滿婚姻與家庭才能擁有;亦不需要隨隨便便找個伴,結婚養兒防老,到頭來卻背著婚姻慘痛失敗而孤獨終老。
共居概念:以協作和分享原則建傳統家庭以外的生活
60-70年代西方提出共居概念。當時婦女為了獲得與男性相等的工作機會並且經濟獨立,打破社會傳統男女分工角色,令追求經濟獨立的女性,同時擔起家庭與工作,並不能如全職婦人般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與處理家務。因此,共同居住模式讓婦女們能互相分擔照顧孩子的工作。此做法擺脫家庭作為了社會的意識形態,發展出多元家庭的住屋面貌。共居或社會房屋早源於丹麥、瑞典與荷蘭。
除著時代改變,共居(Co-Houseing)概念包含共享經濟的元素,以共同居住解決資源供應不足與環境污染問題,令資源獲得充分且恰當的運用,讓住屋模式多了一種選擇。當然,共居並不相等於幾個朋友夾租共住而已。其中「協作」與「分享」的原則尤甚重要,不但止共同承擔住屋的經濟開支,以換得相對較好的居住環境,還需要屋主從「分享」理念出發,不論是資源與時間分享,還是勞力與技能分享。分享概念打破資本主義從利益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反是一種愛的行動,以分享連結人與人、人與社區、人與環境的關係。
多元家庭居住面貌
當然,多元家庭生活不止女女同居,更可以引申至不同類型的配塔,如老人與青年人,青年人與青年人,老人與老人,單親家庭與老人等等,甚至是多種族居住。Meislik(2003)認為多元家庭指的是隨著社會變遷,當婚姻和男女互動的新方式陸續出現時,產生家庭多樣的自由組合、以不同的形式所組成的家庭。這些新興的家庭有別於以往傳統的家庭型態。
藍采風(1996)指出,我們必須認知「非傳統家庭」並非「畸形」的家庭,而是一種個人生活模式的自由選擇及需求滿足上的適應。多元家庭乃是對家庭的組合型式有各種的看法,不單單只是以傳統的一夫一妻及小孩的組合型式為唯一思考方式。多元文化家庭指的是,世界上各種不同的人,具有各種不同性別、年齡、社會族群、宗教和其他社會特質的人,以各種不同形式組合而成的家庭型態(林慧文,2008)。
如此一來,共居包容接納別人差異外,還以自我身份與群組的獨特處,互相協作,共同生活。就如原來老人家還能照顧孩子,單親婦女便能外出打工,孩子交托老人照顧;而單親婦女則幫忙協助老人的起居飲食或陪診。又例如老人單身寂寞,找來年輕人共居,讓老人的生活增添活力感,而老人則可幫忙煮飯,讓繁忙工作的年輕人有屋企飯暖心頭。而年青人與年青人共住則能帶動社交,為年青人的事業發展提供人脈。
香港例子:寶琳邨伸手助人協會老人之家
香港例子如將軍澳寶琳邨伸手助人協會老人之家。每二至四名長者院友合住一個單位,內裡廚、廁、浴等設備齊全。老人之家設有休憩室、活動室、洗衣房、運動室等等。除此,主辦機構要求長者必須主動溝通與參加定期舉辦的活動,重建長者的人際關係。長者們亦可參與社區活動如曲奇義賣、陪診及探訪,與社區居民連結並服務之餘,亦能賦權(empowerment)予長者,讓老來了的生活不致於虛無孤獨,更是活在付出與貢獻的意義與價值之中。
共居可解除結婚與家庭予單身人士的枷鎖,還對應著社會住屋供應不足的問題,亦因分享原則帶動社區關係。共居概念以致分享,推動向不屬於親屬關係的人互相照顧。在資源層面上,共居成員共同分擔租金及生活開支;在精神層面上則能減輕個人在住屋上的經濟壓力,以愛與分享連結彼此,建立家庭為單位以外的居住模式,是單身人士、老人與基層另一種「家」的想像。
伸手助人協會老人之家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327/00176_053.html
作者為香港人
文章原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6年4月11日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