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點解唔去青年中心?」這個是我開始青年工作一個月的疑問。
本來以為自己也是青年人(從大學畢業了一年),雖然不至於每個潮語、韓星也認識。但至少,如果有用Facebook和Instagram,也不會跟青年人脫節吧?這是我自以為自己能勝任青年工作的原因,不過即使掌握了年青人的心理、喜好、興趣也好,青年中心和年青人之間總是有一個無法互通的距離,即使有再多的資源,也無法傳到受眾者—青年人的身上。
在還沒有做這份工作之前,我也有到青年中心參與活動。不是中小學年代、而是唸大學、甚至踏入社會大學後也有。身邊的同事都不相信,用著「下﹗唔係嘛?」那隻樹熊咬樹葉的表情望著我。我告訴他們,在青年中心可以較便宜的價格參加皮革班、山藝小組、蛋糕班。加上參加者年紀相若,有些甚至是「職青」(已出來工作的青年人),大家較容易聊天交流。我甚至告訴他們「有些青年中心的會員制度至35歲,你們也可以參加」,他們更覺得難以置信。
其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提名人可以至40歲,為何20多歲去青年中心似是令人匪夷所思?也許,是因為「青年中心」這個Branding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詞語—它能夠提供很充足的地方、資源、信譽給工作者/參加者,但同時亦讓人覺得幼稚和抗拒。
當學生留在學校的時間多了,課後到青年中心的時間便會相對減少。再者,市面上有愈來愈多室內的玩樂好去處—自拍館、咖啡室、跳彈床、各類型的工作坊……無疑令青年的選擇多了。其實青年中心也有與時並進,一方面固然是貼近現今青年的選擇與潮流。另一方面其實是青年工作者也是年青人,當然也會有想玩、想學的心,自然會開班開組,在外聘請導師,或將自己學過的專業教授青年。青年中心常常會跟義務工作掛勾,因此現在也會結合社會議題,跳出單純「做義工」的圈子,而是有更多體驗活動。不過正如前文所言,大家也可能因「青年中心」的Branding而卻步。即使再吸引的活動,都未能廣泛地讓人知道。
「青年人點解唔去青年中心?」會否也是其他青年工作者的共同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