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歸來的人》 – 就像香港的一面鏡

《歸來的人》 – 就像香港的一面鏡

回想起來,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上次評趙德胤的《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是有點刻毒涼薄,人家大概就只有一支鏡頭就是值錢的你還想怎樣?正因這樣,還不如給他多一個機會。

相比《窮人》,《歸來的人》 (Return To Burma) 故事就更加簡單,一個遠到台灣打工,十年回到緬甸,在家鄉找發展機會,找到目送自己的弟弟也相繼離開前往馬來西亞,一回一去,就是起和合。或許故事怎說,還不太重要,重要是鏡頭下,阿洪的背後,就是這個緬甸,景物到底是甚麼樣子。

縱使阿洪回到是他的出生地,他三十歲人,只離開了十年,好歹也有廿年曾在這裡渡過。但他回來,卻似對一切都要重新摸索:問開一間電器鋪或做電單車賣買要花多少到「雞市行情」等,似旅行節目裡的導遊,帶這摸索這個小城裡的每個不為人知的角落;縱使阿洪家人、舊友對他態度不算冷漠,但彼此卻似有點疏離,明明相識算是十多廿年,重見時卻簡直像新朋友新相識時那樣。眼前的家鄉是荒蕪,亦帶些少詭異,就像阿洪朋友無故拿著一把槍指向他,原來是和他開玩笑那樣。

二零一零年,昂山素姬獲釋,長途巴士上有關民主改革的宣傳片,是誘使阿洪回家的原因。只是他回去仍對這片土地的前景一腦猜疑:香港這個發達地方,叫廢除功能組別及普選特首叫了十多年,聽到回應都是甚麼民主要一步步來;緬甸這「落後」地方,卻一下子要到普選,未免太「急進」了。死抱大權數十年的軍頭,突然會如此好死「還政於民」,誰也會心諗這是甚麼胡蘆賣甚麼藥,會否只是引蛇出洞的技倆?還是睇定點好。阿洪作為個成功校友為畢業禮致獻,他的「成功」是靠著離鄉別井而煉成的,他對畢業生的敬頌語是「鵬程萬里,遠走高飛」- 他回來卻也沒種叫人留下,一處看是無望的地方,離開才會是人云亦云的共識。今天,689及很多「社會賢達」都叫嚷年輕人應離開香港北上發展,看到這裡,你會想到了甚麼?

《歸來的人》不止示範電影就像世博,讓你看到另一個國家的面貌。有時也會像一面鏡,反射到自己是甚麼模樣:有人口講民主會為國家社會帶來不穩三七二十一,卻更多眼前可見的是 – 民主好歹給人一絲希望,獨裁卻令一地長遠無望。舊日緬甸和今日香港,竟有如此一致的景像 – 結尾阿洪的弟弟遠去,看得叫人悲呼哀哉。

原文刊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