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港人不是這樣長大的(文:庸生)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港人不是這樣長大的(文:庸生)

文:庸生

筆者網頁

本年度奧斯卡大熱電影《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是史詩式的壯舉,電影花十二年時間拍攝一個小孩的成長過程,觀眾除了能在主角從小孩直至考上大學離開家園的十二年間,感受其內心和外在的變化外,亦可見證時代的變遷︰由片頭播出Coldplay於二千年代初的單曲《Yellow》、布殊出兵攻打伊拉克、奧巴馬參選、Facebook普及的時代以至Lady Gaga叱吒樂壇,均是我們十多年來的回顧。

電影的原名是《Boyhood》,故事的確反映出來自任何正常社會的男孩子的成長歷程,但中文譯名《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卻是錯誤的翻譯,皆因這部電影有很大篇幅是以美國的社會問題作背景,展示美國式家庭如何影響小孩的成長,最顯著的例子是以當地離婚率高的問題作故事軸心,某程度上「港人不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主角考上大學,搬進大學宿舍,正式告別家庭展開其獨立的生活;然而香港人能夠享受大學教育並非理所當然,家庭亦非必然能夠應付孩子居住宿舍的費用,即使順利遷進大學宿舍亦不代表能正式獨立於家庭,由於樓價持續高企,隨著大學生涯的完結,畢業生大多在短時間內沒有經濟能力成家立室,最後只有重回與家人同住的生活,甚至年達三十亦維持這種狀態,還談什麼「獨立」?

前文提到故事以美國離婚問題作背景,主角的母親一次又一次的遇上問題丈夫而選擇離婚,但我們香港大部份的母親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由於華人社會「隨遇而安」和「忍一時風平浪靜」等安於現狀和抗拒轉變的保守思想,面對不負責任甚至向家人施暴的丈夫,離婚亦是「不可取」的選擇。香港的樓價及租金更使離婚另組家庭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母親最終只可「選擇」啞忍,痛苦地過著下半生,兒女亦需在永無寧日的環境下長大,而非主角的母親般輕易「選擇」離婚,重回大學進修,自力更新,並再組織家庭,把兒女從黑暗的將來營救。

在美國健全的民主制度下,只要是成年公民便手握選票,家家戶戶均有政治立場,主角的父親多次與還是小孩的兒女談及政治、選舉,這種父親在香港是罕見的,香港大部份家長不是不懂政治便是討厭政治,更不願與還是小不更事的子女談論政治。香港的家庭教育別說要全面得包含社會和政治議題,甚至連基本的性教育亦欠奉,影片中父親「露骨地」提醒女兒要安全地進行性行為的情節,對部份香港家庭來說是仍禁忌。香港的家庭教育做到的,是向孩子灌輸金錢的重要性,努力讀書是為了賺到大錢。主角的母親鼓勵他在大學能夠進修自己喜歡的攝影,父親亦為兒子的攝影成就感驕傲,主角不用顧慮父母的期望或將來能否維持生計等問題,能夠以自己的興趣作為出路,追尋夢想,相信令香港年青人羨慕不已。物質掛帥的社會下,只看金錢的大眾根本沒有真正了解學業的重要性,中學畢業後從事地產和保險經紀也可以賺到大錢,年青人根本不會重視學業,在置業困難的時勢下更不會花一大筆錢在一些未必有「實質」回報的學業上,香港的失婚婦人才不會花錢投放並寄望進修能改變她的人生。沒有文化的社會便是這樣鍊成。

這部關於小孩的成長直至獨立的佳作,對於美國人來說相信頗有共鳴,但香港人在居住的基本生存權利也非必然的情況下,看著不到二十之齡便能擺脫家庭而獨立的角色,就像被導演以一盆冷水倒頭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