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重演 後殖民時代港人尋味之路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重演 後殖民時代港人尋味之路

(獨媒特約報導)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將於2016年5月20至24日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重演。兩年前的9月,導演陳炳釗首次將也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搬上舞台,改編其中三個獨立故事,命名為《後殖民食神之歌》,故事圍繞食神老薛與他的朋友和徒弟,展現他們由九七回歸至後殖民年代的各種遭遇,以食物作為牽引。上演不久,佔領便爆發。兩年後,即使幾番變天,香港的後殖民時代繼續前進;導演陳炳釗將雨傘運動以來的經歷再三鉤沉,探問「甚麼是香港人的味道?」更寄望後來的人要寫出後來者的香港味道。

後殖民改編創造對話空間

陳炳釗說,改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想法始於2014年初,最早則可追溯至2008年。「曾經想寫一套關於香港庶民文化既劇,參考過呢本小說。後來我要為前進進嘅劇目思考題材,突然醒起,改編也斯小說都唔錯。」作為《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讀者,自己經歷過九七回歸,目前正身處後殖民年代,陳炳釗認為也斯成功將「後殖民」這個較為嚴肅的學術名詞轉化,「與其話後殖民係一種反殖民既激烈嘅狀態,也斯以文學提供一個觀察後殖民年代嘅位置。」

陳炳釗說,九七之後,港人於我城如何自處,探討我們的生存狀態,就是後殖民的吸引之處。「也斯嘅小說其實提供好大嘅對話空間,用得好smooth,我可以係入面搵到唔少發揮嘅地方。」

食物作為文化身份

後殖民的食物與殖民時代有甚麼不同?這並不是劇與小說要告訴你的答案。陳炳釗認為小說做得最值得玩味的地方是「食物作為文化身份,我食故我在。」衣食住行的狀態界定了香港人的存在狀況,而食物更與我們生活有強烈扣連,「由茶餐廳到文華酒店,由廣東菜到歐美菜,嗰份唔同文化對香港嘅影響,食物嘅傳承同香港歷史變遷扣連做得好好。」

postcolonial16 leaflet v8

雨傘延續小說文本時空

二度改編也斯《後殖民食物與愛情》,陳炳釗認為自己與其重演,不如再次創作,改變首演的故事結構,亦加插了兩年來的香港社會變化,延續了也斯小說裡的時空,也加添了作者也斯不會經歷過的雨傘運動。對於種種改動,陳炳釗首先問自己:「對也斯的小說世界是否提煉得足夠?」他指首演時雖然獲不少文化人讚賞自己能將小說改編得深入淺出,但是他考慮到首演時只搬演箇中三個故事,「會唔會見木不見林呢?」

對於雨傘運動及後殖民年代,陳炳釗說很關注自己或者他人的創作,只是單純懷緬某一個美好年代,反而與年青一代觀眾隔絕;「但吊詭之處係,懷戀過去嘅積極性在於我哋為過去與現在搭一條橋,互相溝通。」

重演在即,陳炳釗指自己仍須時間完善劇本的細節,問到對觀眾有甚麼期望,他說,第二次看演出的觀眾可以想想「如果首演時看得開心,不妨想想為什麼我們會開心。」

後殖民尋味之路從未結束

記者獲邀觀看《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試演,陳炳釗在試演後透露,希望改編能夠做到「與也斯對話」。他亦表示今天香港的後殖民年代仍未結束,思考如何接合自己的故事和也斯的故事,更寄望後來的人要寫出後來的香港味道。

記者:陳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