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東沒有派對Facebook圖片)
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在本屆金曲獎拿下最佳樂團,並打敗眾多知名音樂人拿下年度最佳歌曲,引發了對台灣流行音樂的熱烈討論。
誰是草東沒有派對?他們得獎是大爆冷門嗎?這是世代交替嗎?這是獨立顛覆主流嗎?或者,還有人說,這是中國入侵嗎?
草東當然不是黑馬,而是從去年就捲起的黑色旋風,且這旋風是從台灣到中國。但他們能夠成為一個現象,既非因為上述原因,也很難過度解釋其意義——他們的成功最主要還是音樂作品非常優秀。然而,當我們不只看這個案例時,的確可以說在台灣音樂界,這幾年來「獨立逐漸攻佔主流」。
2015年金曲獎把年度歌曲頒給了滅火器的《島嶼天光》,擊敗其他天王天后包括張學友的《用餘生去愛》、a MEI(張惠妹)與蛋堡的《偏執面》和蔡依林的《Play 我呸》、徐佳瑩的《尋人啟事》。滅火器是一個獨立樂團,《島嶼天光》是一首抗議歌曲,這個年度歌曲具有很大意義。第二年,年度最佳歌曲頒給了舒米恩的阿美族母語歌曲《不要放棄》,這是電影《太陽的孩》」的主題曲,而電影是關於原住民如何重建與守護自己的家園。
今年的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則是草東沒有派對的《大風吹》。連續三年不同的評審團把年度歌曲頒給所謂獨立音樂,意味著不同評審確實認為這些獨立音樂代表了某種時代精神。
事實上,當台灣的主流音樂產業在世紀初逐漸崩塌後,唱片公司更保守僵化,另一方面,從90年代崛起的「地下音樂」則奮力茁壯,演出場地、獨立廠牌、音樂節、音樂網站等日益繽紛,獨立音樂越來越滲入青年文化。
不過,很多人會問,主流和獨立的區分是否還有意義?
答案是有的,但這不是可以一刀切斷、黑白分明的兩個標籤。去問某個音樂人是否是獨立樂團並無太大意義,因為,所謂獨立和主流是兩種「理念型」(ideal type),或者說是光譜的兩端,中間是一個連續體。「主流」指涉的是音樂主要是為市場所做、是投市場所好,獨立精神則按定義就是創作者做自己想要做的,去反映自己內在的聲音。
在現實的音樂產業中,這兩者當然有差別。一如草東的製作人李孝祖在端傳媒的訪問中說:「相比於主流音樂仍然是傳統的製作與行銷模式,獨立音樂人更誠實地表達出年輕人的真實生活,以及心中的焦慮與渴望。」
但對個別創作者而言,很少情況是如此極端,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兩端的中間,例如不太可能獨立到完全不考慮市場,或者所謂主流中也有很多人或者追求某種誠實或願意嘗試新的實驗。不過,我們固然很難去定義某些音樂人是獨立還是主流,但卻可以去比較誰比誰更有獨立精神。
主流和獨立的分野,除了創作精神,當然也有經濟資源投入的差異,這兩者也密切相關:大廠牌投入資源多,有更多壓力要回收,因此做音樂會希望得到更大的市場,因此在口味上當然更主流──雖然結果未必一定賣得好。相反的,某個獨立創作者卻可能打中了許多人,例如草東沒有派對:他們的專輯賣出一萬多張,MV超過三百萬點閱。所以獨立與主流在資源投入、在創作態度上會有所差別,但從結果上來則未必。
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流行音樂最大的改變,尤其是整個音樂產業都在上述光譜上開始移動:不論是金曲獎或是音樂文化,這幾年都反映出獨立音樂出身的創作者影響力擴大,許多身在主流音樂的歌手也越來越重視獨立音樂、與他們合作,當然還有許多製作人或詞曲創作很難被定義、可以自在地與兩邊都合作。
在若干年前,一個金曲獎典禮上可能是兩個世界:樂團獎或原住民音樂獎項得主和其他主流音樂距離很遙遠,但現在,這兩個世界似乎越來越接近、重疊,界線日益模糊。
當獨立逐漸「攻佔」主流,這當然是好的,因為更多不同的音樂可以被更多人聆聽,這也會迫使主流大廠牌去重新思考既有策略。然而,這個攻佔還只是開始,畢竟還有很多人覺得草東是黑馬,不熟悉桑布伊,而我們的主流媒體娛樂版依然在平時聽不見他們的聲音,顯然這個樂壇的大風吹得還不夠……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