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遊蹤系列(一) 時、地、人
早前報導過一篇有關灣仔重建的文章《無價的記憶換有價的財帛?》,後來得到一位來自瑞典的網民回應,他跟讀者分享北歐國家也面對相同的問題,為這篇報導打開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政府來買居民的東西,他們有否權利不賣?
起初我有一個很簡單的想像:灣仔街坊反抗政府的原因,大體上離不開「原居民」不肯遷出土生土長的居住地區。加上,面對一個錯讀「發展」兩字的瞎子政府,他們順理成章誓死守護自己的家園,而社區重建的議題之所以具有「新聞價值」被快閃式報導,是因為事件包括了一些示威請願活動,所以主流媒體都把焦點都放到一些最尖銳的衝突場面。
然而,這幾周我到灣仔進行過不少地區觀察,除了搜集資料外,還從街坊口中聽到不少故事。他們對灣仔區時、地、人的回憶,令我感覺到「市區重建」這四個在灣仔抬頭就見的大字,其實不單只牽涉拆卸舊樓、興建大型酒店、商住大廈、購物旅遊景點這些「硬件」問題,還有許多更複雜的跨時空人物關係、情感、矛盾心理。
正因為主流傳媒鮮有報導這些社區故事,我希望藉著這系列報導重新發掘這些東西,與其坐以待斃,等待到達反智的特區政府茅室頓開,停止消滅灣仔這個本土文化藝術根源的彼岸,不如由民間記者作少量地區歷史資料整理,為整件討論議題作出丁點貢獻。
故事怎樣開始?要回溯一連三週的行區經驗確實有點困難,不如來個倒敘法,就由前天十一月廿一日一次由街坊超哥帶隊的文化導賞團開始寫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