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鳳美(香港融樂會總幹事)
近日社會上不乏有關全港性系統評估 (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 (下稱TSA) 的討論,其目的及需要備受質疑。TSA中國語文評估對中文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學生(教育局稱這些學生為「非華語」學生)的意義尤其值得關注。雖然教育局與考評局已就非華語生考 TSA 訂定一些相關支援措施,但這仍不足以令家長及教師認同非華語生考 TSA 中國語文評估的必要性。
現有「中文為第二語言學習框架」僅為空殼,主流化效果欠俸
教育局由2014/15學年開始,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以協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可惜架構只提供「預期學習表現」。最近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及香港融樂會舉辦的「支援本地少數族裔學生的實踐與責任」研討會中,持分者包括前線教育人員一致認為「學習架構」不足,沒有提供一個有效及切合少數族裔學生多樣化需要的課程。「學習架構」未有為教師提供實質的教學方法及內容,欠缺統一的課程和教材及具體落實指引,亦沒有為不同年級訂定中文水平指標,只依靠校本課程,意即要求老師自己設計課程,虛耗教師精力。非華語學生亦因學校的課程不一而中文程度良莠不齊。因此,在沒有統一中文為第二語言教學指標和有效的主流化措施下,堅持非華語生參與主流基準評估,對學生和學校實為不公。
TSA未能為老師和非華語生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數據,參與評估效益成疑
教育局聲稱 TSA 能提供「客觀、全面及具質量」的數據,有助學校完善學與教的策略,及讓政府檢討政策和為學校提供支援,以提升教育質素。可是有老師向融樂會反映,TSA 的報告只反映學校整體的水平,沒有提供實質而具體對非華語生的教學內容建議及跟進。再者,非華語學生參與中國語文科系統評估的比例過低,其數據根本不能反映全港非華語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評估對了解非華語生的學習進展沒有幫助,卻為學校加添操練學生應考技巧的壓力,因此非華語生參與評估有害無利。
教育局表明 TSA 旨在評估學生的「基本能力」,即學生完成小三、小六及中三最低而可接受的知識與技能的水平,只透過日常學習就能達至,無需因應評估而進行額外操練。教育局應反思為何仍有很多非華語學生在本港土生土長,即使由就讀主流幼稚園開始學習中文,到小三時依然連中文的「基本能力」亦欠奉。
TSA 的原意,旨在了解學與教的強弱項,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既然圍繞 TSA 的討論都以學生的學習為大前提,教育局就不應只從狹窄的政策角度看待 TSA,而忽略前線教學人員、學生及家長反映的政策漏洞。
香港融樂會建議,教育局應全面檢討「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為非華語學生及教授中文的老師提供一個真正由第二語言角度出發的中文課程,及統一每級學習目標,並提供教學材料、教科書、教學內容,讓本地非華語學生能有合適的中文學習方法,達至與華裔學生看齊的中文水平,以應付日後在香港投身社會及繼續晉升的中文需要,還非華語學生一個平等的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