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還我中華民族的歷史

最近一段時間,中港關係比較緊張,特別是香港有人鼓吹本土主義,這種變相「去中國化」的行動,得到一班年輕人的支持,反映出年輕一代逐漸與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切割,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事實上,所有中國人(包括內地、港、澳、台,以至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而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具有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國人經常說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但是,如果連自己民族的歷史都不清楚,又如何談得上民族復興呢?

我們來看看以下資料。自從新高中學制開始以來,選修中史科的學生由2009年(第一屆)的12,876人大幅減至2012年(第四屆)的9,364人,跌幅之大,令人震驚。更值得關注的,是第一屆新高中學生到中六時退修人數為4,366人,達選修總人數的34%。第二屆新高中退修人數更多達4,375人,高達37%。其實,1999年會考中史科日校學考生有30,649人,即每3位中學生有1位修讀中史,但在課程改革後一直下跌,到最後一屆會考(2010年)時只有26,186。及至新高中推行,修讀中史先跌至約13,000,現在更降到7,000左右,可見修讀人數每況愈下已是不爭的事實,難怪有教師組織驚呼中史科將於6年後「亡科」。

當年討論中史科是否改為選修科時,學界已經提出了不少意見。教育局當時指學生可透過綜合人民科及通識科認識國家歷史,沒必要將中史重新列作必修科。客觀地說,中史科的學習模式有點「死記硬背」,這種模式與現時強調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為主要學習模式並不相同,這可能是中史科被邊緣化的原因,當然,中史科的實用性亦備受質疑。然而,修讀中史科本身其實是訓練批判性思考的最佳途徑,學生能夠透過認識及理解國家過去,讓他們對國家的歷史作出反思,即所謂「以古鑑今」,學生從中可以訓練分析的能力,以及確立明辨事非的能力。

要杜絕香港年輕一代日後成為「無根一代」,其實應該重新將中史科列為必修科。事實上,中史科本身亦是最佳的國民教育,年輕一代可以透過對國家的基本的認識,保持中華文化的傳承,從而找回失去的身份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