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通識本義

香港學生一直為人所詬病是身在國際化的都會,卻沒有國際的視野的胸襟,思想往往拘泥於自己生活圈子,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切身問題不加關注,甚至是不懂關注。然則青少年其實潛能巨大且幹勁十足,較成年輩對理想應有更大的熱誠,面對社會應有更重之承擔與無畏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原素。有見及此近年香港教育致力發展通識教育,而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加強學子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在鑑於此,選擇自製教材的學校多會透過報章、刊物、互聯網等不同途徑搜集熱門資料,如以巴衝突、石油危機等,再整合製作教材,務求以最新與最多的資訊來擴闊學生視野。可是通識教育是不是就是指「通通都識」?

2009年是著名中國教育家潘光旦冥誕40年,他的教育理論中吸收了美國與英國的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的思想,當中再揉合了傳統文化,為通識教育作了一個值得細味的定義:「能識其會通之所在,而恍然於宇宙之大,品類之多,歷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貫之之道,要必有其相爲因緣與依倚之理。此則所謂通也。」在這個視點,通識教育的重點正正是就是培養兩方面的能力:一「恍然宇宙之大」,其實代表要學生不要避免安於井中,而是覺察天地之大外,還有一個更重點的觀點,就是欣賞他者的能力。在經典《庄子.秋水》就是說這個道理。黃河河神本對自己身處的地方感到很愜意,認為天下之美盡收黃河中,在看見大海之浩翰才收起自己驕態。河神的驚覺自身渺少而讚嘆海洋之大,正就是通識學生應有的能力:驚覺渺少是對自身文化的理解與欣賞,讚嘆海洋是接納與欣賞他人的能力。批判容易,欣賞難。現在很多時社會問題的批判往往流於執己之長,評擊他人之短,視點頗為偏頗,造成的後果就是對自身的擁護,失去改過遷善能力。因此,學會欣賞正是學子一個特別需要培養的能力,而且欣賞就是傳統五育,「德、智、體、群、美」和普世價值中「真、善、美」的中對美概念的追求,通識理應是建立學生對美的嚮往,懂得欣賞的態度。

建立美好的事物,單靠感性與單一專業不足夠的。過份強調感性,就會變得諂媚濫情。單一專業,用潘光旦的話就是“零星片斷之人,而於社會,則分工愈細,合作愈見困難”。這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社會非一人所構,故非只存一個視點,就好比建築物,一幢建築的好壞,不只在於其建築風格,同時要兼顧諸多其他問題,如環保問題,即用料、排污、設計等;文化問題,即能否配合社區文化特質;社會責任會不會影響階層生活等,是建築以至其他層面之美應是源自知識融合的結果。所以通識教育的側重,不是在於腹中知識理論的多寡,而是在於「通」,能不能“識其會通之所在” ,將腹中學問一以貫之:以自身文化作基礎,會通貫穿各方知識,化作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的智慧,而非只作無建設性的泛泛之論。

通識教育應該培育的是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價值觀,與揉文化與理論知識的統整能力。這些能力並不是讓學生埋首於沒完沒了的報章、空泛的角色扮演討論便能成就,而是要給予學生空間去覺察、體會及內在化 (internalize) ,由此方能培養出一個具廣闊胸襟與視野的年青社會骨幹。

(刊於星島日報 25/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