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明報報導,大埔某中二學生從家人手裏拿得二萬圓「零食錢」,不乖乖地收起來「底調處理」,卻跑到學校走廊派發,每位拿錢的同學都要叫他一聲「軒哥」。 他一派錢,登時全校哄動,校方随即驅散學生,把「軒哥」 帶走, 並且輔導一番。
明報繼續報導: 「多名教育學者均認為,事件中反映無論派錢者或收錢者,其「金錢」價值教育不足,以為金錢可作炫耀工具和換取別人的尊重,家長和學校有必要及時提供輔導。」不知這幾位「學者」,如何看香港大學醫學院改名為李嘉誠醫學院, 他們是否又認為,「事件中反映無論要求改名者或接受改名者,其「金錢」價值教育不足,以為金錢可作炫耀工具和換取別人的尊重……」 ?
坦白說,如果有人派錢,每人一萬圓,但是要我叫他一聲「誠哥」, 我是會毫不猶豫地跑去排隊領錢的。 反正有人早就連「傑出華人」這麼肉麻的稱呼都喊出來了,一句誠哥算得了甚麼?
明報又報導: 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趙榮德認為:「家長須糾正「以錢代替愛」的價值觀,亦要教導子女,不可用金錢作為換取友誼或認同感的手段。」有人說,軒哥派錢是因為要追女仔, 我不知道趙先生是不是基於這一個傳言就假定軒哥有「以錢代替愛的價值觀」, 不過,如果軒哥真的認為用錢可以買愛,更划算的做法應該是直接把所有錢送給他所心儀的少女, 而不是派給不相干的人。 軒哥要的是面子,是威,不是愛。 「以錢代替愛的價值觀」 ? 太誇張了吧? 有生安白造之嫌。至於「不可用金錢作為換取友誼或認同感的手段」到底是甚麼意思,有待專家解釋清楚。 請朋友吃飯算不算是「用金錢作為換取友誼或認同感的手段」?
另一位專家, 教育心理學家鄧澔明博士認為:「學校和家長在糾正學生錯誤時,應先了解他派錢的原因,教導子女「友誼和尊重」並不可用金錢計算。」 敢問博士,如果家長,特別是有足夠金錢可以讓子女每月零花數萬圓的家長,認為「友誼和尊重可以用金錢計算」, 那怎麼辦? 是不是要把他們找起來交由專家博士「進行成人價值觀重整教育」? 再問博士: 從何得知學生有「友誼和尊重」可以用金錢計算的觀念? 學生拿錢,完全可以用經濟學解釋: 收益比付出大,花數分鐘排隊,叫一聲軒哥,可以換來一二百圓,十分划算,港大不就是認為改一改醫學院的名字,換來億計的捐助十分划算嗎? 當日怎麼又不見有博士跑出來說要「教導李先生和港大校長「友誼和尊重」並不可用金錢計算」? 軒哥要的是面子,不是友誼,追求的是威,不是專重,這其實十分明顯; 連這麼明顯的事也看不出來, 甚至連「面子」,「友誼」, 「威」, 「尊重」這四個簡單的概念都混淆了,到底「教育心理學家」和「博士」這些銜頭, 是不是還能夠反映思考水平?
最有趣的是這一個: 「雖然派錢的學生是始作俑者,但「一隻手掌拍不響」,建議學校應作整體跟進,讓同學之間明白世上沒有不勞而獲,而錢亦不能換取別人欣賞。」 …… 我只想問一句: 為甚麼城中美女都盼望嫁入豪門?
真正可悲的,不是有無知小兒胡亂花錢,也不是有太多人願吃嗟來之食,而是有太多虛偽的成年人。自己重利輕義,卻指責年輕人「價值觀扭曲」; 自己不實事求事做好本份,卻指責年輕人「不肯腳踏實地, 不肯捱苦」。 成年人啊,你真的以為你的淺薄浮誇,敷衍塞責的態度,年輕人看不出來嗎? 你到底長大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