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老土的辯題:學生應否穿校服。綜觀現在中學以至小學的辯論比賽,也不會將這題目放上比賽台。即使小學的辯論比賽,早已在爭辯(?)經國大事。別理這些討論學生是否真的明白與關心,反正台上雄辯滔滔,伶牙利齒,但返回現實,有多少學生會思考校服的問題,反正學校要求就是。
倒愛看那些校服穿得不太整齊的學生,有些是糊里糊塗的大男孩,有些卻是充滿叛逆氣色的聰明兒。如果進步是對保守的叛逆,有時何妨叛逆一番?重點是叛逆是思考過後的自主,還是只盲目地走到規條的對立面。
每次問及這問題,好學生通常是無反應。問得具體一點,女同學不穿校裙可以嗎?有些女生面上多了點靈光。再笑說,想想看,女同學穿著校裙在籃球場上「走籃」,又如何?有同學在大笑了。笑甚麼呢?因為走光。但為了不走光,女同學要勞師動眾換上體育服才能上場,或是看著男同學打波,自己無得玩,公平嗎?
女同學絶少流連球場,有說這是他們文靜,他們不喜愛運動。錯了,這不過是整個學校文化沒有想及如何讓女同學可以安心又放心地在球場馳騁。即使有女同學文靜,也可不能讓好動的女生無辜陪坐。我喜愛那些懂得穿著打底褲的女生,雖然夏天真的有點熱,但總算是在學習在規矩之中,找一點空間。可惜,有些學校的校服規格,連裙下的自主也要大管特管。唉......
校服作為一場自主的戰場,學校總有他的立場,但如何平衡學生的需要,放權讓學生選擇,學習自主,這不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珍視的嗎?
作者:凌鳴,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原文載於進師盟網頁)
(原圖來源:nextmedia.com)
*****************
簡介:《自主練習》是進步教師同盟的新系列。真正的的學習,是讓孩子有一天能獨立自主。 與其爭逐外在的名次成績, 不如先來一個內在學習, 檢視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生命中的驚喜與限制。教育的本質就是包含仔細的觀察、思考和自省。在此,就讓我們探索我們的身體和個人經驗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