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續談內地交流團

續談內地交流團

讀畢《撥款助推中港姊妹學校 疑為國民教育鋪路》的報導,又有感而發。施政報告中言,2015/2016年起的3年內,將香港與內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的數目倍增至約600所,「讓姊妹校之間進一步分享經驗及提升教與學成效,並減輕負責老師的行政工作」。

這樣做,其實是「加重負責老師的行政工作」吧!

文中引述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這樣老師只會變成兼職導遊。非常同意,而這種有目的導向的「交流團」,比旅行團更難處理。或許大家不清楚交流團是什麼,朋友會說小妹帶學生去交流團是「免費旅遊」。在這裡先不討論帶學生出境是怎麼一回事,驚險事情有機會再分享。

先分享一下「交流團」是如何策劃的好了。首先要出師有名,這個目標是要明確的,計劃書內不能只寫「到姊妹學校進行學術交流」,即使是到姊妹學校,也需交代明確的目標,和姊妹學校進行哪方面的交流?學生在「交流」中會有什麼得著?學生完成「交流」後可以回到學校作怎樣的成果分享?

先談談「學術交流」的部份,來來去去,比較多聽到的都是「香港學生教內地學生英文」、「香港學生到內地學校加強普通話能力」。香港學生教內地學生英文一項,大部份學校的做法就是讓香港學生給姊妹學校低年級學生上一兩節英文課,香港學生出發要預備一些教案、教學流程、教學目標等等。學生或需簡單寫下一紙「功課」,讓負責老師先過目,遇有問題老師要給予意見。在這個時候,老師平日的教學工作、關顧學生工作、行政工作仍是如常進行的,這樣怎麼會「減輕負責老師的行政工作」?

許多時候,香港學生選擇的「教學」都是教生字、唱兒歌、簡單話劇等等。雖說這種經驗能讓學生體驗知識分享及教學的困難等等,可是,小妹想問,為什麼不讓香港學生到本地一些有需要的,資源不足的小學、中學、社福機構,為有需要的小學生、初中生進行英文加強相關活動?服務本地學校的學生,是一種相對較長期的服務,至少可以用月、學期來計劃,才能對教與雙方有得著、有果效。而不是「交流團」的一兩天時間。

此外,在「學術交流」部份,小妹非常同意文中民主黨黃碧雲議員的意見,「香港和內地學制不一,教與學方法大為不同,不明白有什麼學術交流可言」。而且,小妹到目前為止,還想不通這計劃為什麼可以做到「讓姊妹校之間進一步分享經驗及提升教與學成效」。是教師間對教學的分享?同學的學習經驗分享?才幾天的「交流」可以怎樣提升教與學成效?

除了「學術交流」的部份,負責老師需要聯繫旅行社,一般要聯繫最少二至三間,跟旅行社聯絡溝通,讓旅行社為「交流團」報價,供學校選擇。「交流團」不同於旅行團,每到一個停留點(景點)都需要配合「交流團」的學習需求。簡單來說,不能照搬旅行團觀光的景點,參觀每一個景點的「學習」是什麼。更恐怖的,為了避免學生將「交流團」看成「旅行團」,負責老師還要據交流團主題、每天行程活動等等製作手冊一本,讓學生每天作紀錄; 並不是每一家旅行社都能提供製作手冊這種服務,特別是以收費較低為推銷重點的旅行社。由決定辦交流團到公開讓學生報名之前,這等「行政工作」都是由老師在本身工作範籌之外,額外去做的。而即使締結了姊妹學校,姊妹學校極其量只會幫香港學校安排學生在該校內的活動,其他一切,還是由負責老師自己一句包辦。小妹真的看不到有任何「減輕負責老師行政工作」之處。

最後,文中引述教協張銳輝表示,基於額外工作量增加,學校無力負擔,容易把交流團外判,交由親中愛國團體協辦,變相成了國民教育。基本上,無論由誰去主理,國內交流團大概也是以為祖國「歌功頌德」作主要目的。即使香港學校的負責老師如何用力把交流團包裝成「學術交流」,但是,姊妹學校呢?整個計劃背後的動機呢?難怪學生、家長對計劃反感。

不過,據實際經驗,學生參加國內交流團之後,看到的盡是華麗背後的黑暗面而已。其實政府是否想曲線鼓勵學生到國內了解「國情」,讓他們決定長大後非移民到外地不可?這樣就可以消滅一代懂得反抗的「香港人」?

(圖片轉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