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沉醉在教育皇權的「教育工作者」

沉醉在教育皇權的「教育工作者」

電影《起跑線》(Hindi Medium)日前終於在港上映,雖然這部印度電影切切實實針對印度的教育問題,但在兩岸三地均引起共鳴。一般港人從這部電影的港譯名稱大概已估計到電影的內容,也就是香港街頭巷尾常常上演「贏在起跑線上」的故事,為報讀名校而搬家以進入該校所屬校網、「忽然歸依」某宗教以增加取錄機會、大排長龍領取入學申請表、各式各樣的操練、母語明明並非英語卻硬要在家以英語溝通……等等。以上種種相信港人都耳熟能詳,仿佛是印度演員在演活香港故事。

教育皇權的快感

不過,電影帶給筆者最大的思考刺激反而在尾段。男主角省覺並向校長自首,承認其冒充貧民以騙取保留予貧民子弟的學額,並表示願意將其女兒的學位交還予原本應享有學額的貧民。然而,校長卻拒絕。原因在於取錄貧民不會為她帶來任何好處,反而上流社會爭先恐後送子女入讀,有求於她,能讓她享受教育皇權的快感。

香港也有《起跑線》校長

最近,小學的簡介日又來臨了,媒體不禁又要大肆報導一些名校簡介會的「盛況」,並請校長說說收生標準及程序等等。筆者看完這些報導後,腦海中竟然呈現《起跑線》內校長的樣子。

這些學校當然都不是甚麼官津學校,而是直資或私立學校,取錄對象自不是基層。然而,按規定也好,裝裝門面也好,總要設立一些獎助學金讓基層學生有機會入讀。爭取學位自是相當激烈,家長各出奇謀,甚至參加簡介會亦是萬人空巷,一位難求。家長努力探索校長的口味,唯恐portfolio落錯材料,不合校長脾胃。加上媒體爭相報導,面試班又榜上有名,還有專門「攻略」,要令這些校長不沉醉在教育皇權也實在十分艱難。

管他沉醉不沉醉,只要真心辦學便好。問題是有幾真呢?

真愛錫孩子?

聞說其中一位校長以愛錫孩子自居,並稱10秒內便可判斷孩子是否合適入讀。然而,其校入學卻要經三重面試(真想知道該校聘請老師需要幾輪面試)。每一次面試本身都會為家長及孩子帶來壓力,再加上目前著重競爭的氣氛,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孩子只要在面試稍為表現不佳,甚至可能被家長責備,破壞親子關係。為甚麼原本可以10秒解決的事卻要用上三道關卡?為甚麼要為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是真正為篩選還是營造競爭劇烈的形象?

Portfolio真無用?

另有校長說明portfolio可交可不交,而且不會影響分數。不過,轉頭又對portfolio的長度有所限制,而且表露對內容的一些喜好。這種似有若無的舉動,只會鼓勵家長採取寧多莫少的策略,努力「做好個portfolio」,最終又是玩證書、獎項收集大賽。若portfolio真的對分數絕無影響,為何校長不直接說明拒絕收取?甚至威脅可能扣分?如此,家長一定不敢踐越。這樣才是愛錫孩子,為孩子爭取「唞啖氣」空間的舉動。

真的,教育非一場競賽

又有校長明言無需參加甚麼面試班,多留時間進行親子活動。可這間學校不單要三輪面試,而且要中英文對答、小組討論、老師佯裝跌倒考同學反應……。最精警是說出一句﹕「教育非一場競賽」。因為要入學,最少要經過三場競賽嘛﹗又何止一場?未入學已然如此,入學後難道會更少?

總之,說到底一切都是在進行「飢餓行銷」,自抬身價,好讓校長及一眾高管享受萬人朝拜,阿諛奉承,各方巴結的教育皇權。筆者不禁要問﹕這是「真教育工作者」所為嗎?

原文載於《立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