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麥嘜的世界
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並不是單純售賣「知識」的,它不能單純以「成績表上的數字」來審視業績,它不能以「用盡」fully utilize員工(教師)上班時間去計算成本效益。
教育不單是傳授知識,一個小朋友去到學校,除了要學會書本上的知識、學科的知識外,還要學習紀律、自律、自我管理、群體生活、禮貌、溝通、發問、思考方法、領導、配合、接納他人、察言辦色、互相照顧、學習態度、演說游說、據理力爭、組織、情緒管理、接物待人、分辨是非、追求真相⋯⋯
除了知識,更多的是學「做人」,預備將來進入社會這個大群體裡。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教育變成了商品,變成了服務。我的預科英文老師曾說過,會考的聆聽卷,只是需要考生有基本的接收資訊能力,這是為了預備中五畢業同學會找到較初級的文職工作。但到A-level,Section E (Practical skills for work and study) 則有更高要求,要據資料、聽聆錄音內容寫作實用文。因為中七畢業同學,無論能考上大學或是外出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會比中五畢業的同學高。似乎,這個課程,是為了「實用」的目的而設計。回想起來,中三以後,沒怎麼學過英文,一切的學習和操練,都是為考試服務。
看來,教育,只是為了預備學生將來的工作能力。到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培養一班「工具」?還是培養有思考能力的人?
有朋友說這跟政府管治政策相關,殖民地政府時期,需要的是一些聽話、實幹的人,於是用這種方法進行教育。回歸之後,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先來個「母語教學」、「普教中」(個人總認為是刷鞋政策),然後又來個「通識」、「新高中」,教師、同學為了「新課程」疲於奔命,學習果效自然下降。
學校為了谷「業績」,總是不斷要求教師要「向分數看」,但同時,許許多多行政的工作,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有增無減。
然後,學生為了「向分數看」,總覺得學校教的不夠「考試導向」,在人有我有的心態下,放學後去上名師補習班,補習班的名師下面有專人協助預備教材,名師放學後不用帶課外活動,不同和家長聯絡,不用處理學生行為、情緒問題,不用帶隊參賽,更不用說在假日無補薪、無補假的去為學校進行收生宣傳了⋯⋯補習班只需要單純的「教學」即可!
學生們追捧補習是無可厚非的,因為課堂內容夠充實,夠「考試導向」,中四至中七的時候,自己也是補習班的同學之一。試過有學生未交我的功課,卻拿著當天放學要用的名師筆記功課來問我⋯⋯
似乎,在現在的教育中,學生成績成了唯一的量度標準。量度學校的教學,量度學校的級數(banding),量度教師的教學成效,量度學生的用功程度。難道教育的目的,只是成績表上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