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上課!」
作為一個香港新一代學生,上過普通話課是常識吧。
說著我自己也聽不懂的句子,死記硬背著拼音啊,兒化音啊,說實話,我完全對普通話課完全沒有好感,甚至厭惡。 「Bo Po Mo Fo 煲冬瓜」 我對普通話課的記憶僅至於此。努力過又如何?我的普通話科成績依舊低無可低。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為何我要學習普通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面對這日常不常用的語言,這教育制度,我既憤慨又無奈。
近年中國崛起,普通話也開始被廣泛使用。家長們紛紛為子女報讀普通話班,就如當年大家相爭學習英文一樣。 英文中學受家長追捧,中文中學則被看扁。似乎,外國月亮特別圓。 這個年代,不懂粵語彷彿高人一等。
學習不同語言是為了與不同的人溝通。 在香港,這只是一種所謂有價值的工具。
當社會鼓吹功利主義的同時,教育局暗地裡展開著一系列不知究竟的政策。
一個政府的教育部門的存在,就是為身在此地的學校提供良好的教育制度,制定政策,培育下一代。普教中的成效一直存疑,教育局及相關議會卻倒行逆施,繼續推行。另一方面,又向家長聲稱普教中能夠提升學生的中國語文水平。那推行普教中到底目的何在?
教育電視妖魔化廣東話顯然地是一個錯誤。貶粵褒普,將普通話視為正統,正義的;廣東話視為非正統,邪惡的,簡直荒謬。語言,以至民族、種族乃是無分高與低。從小到大,老師教導我們人人平等,難道這是錯嗎?教育之父赫爾巴特曾說過:「個人品格及社會道德的培養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道德判斷是不能缺少的。給小孩看的教育電視渲染歪曲的思想,灌輸不正確的價值觀,是某程度上的洗腦。若果小孩抱著排他主義排斥異己,將來的社會會變成怎樣?
香港人擁有國際視野,懂得放眼世界,卻沒有留意身邊的事物,只在乎自身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往往失去才會珍惜。粵語是從唐代以前的官語演變而成。一種語言能夠流傳百世,一定有既定的價值和作用。語言承載文化。廣東話就正正承載著廣東文化。一旦沒有人再說廣東話,廣東文化都會一併消失。為了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而犧牲粵語,值得嗎?只著眼當前的好處,卻忽視好處帶來的後果,確實不智。粵語是香港人的共同語言。捍衛粵語不需要一個堂皇的理由,只因我們都是說著「我係講廣東話」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