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施政報告 不利教育發展

施政報告 不利教育發展

施政報告 不利教育發展

圖片來源:二零一六年施政報告

第四份施政報告剛宣讀完畢,一如預料,沒有什麼值得期望,亦未見有太多德政,特別在教育範疇上,未能回應學生的真正需要。

施政報告將於2017/18年度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但受幼稚園內在問題影響,仍有部份家庭需額外繳交學費,或者計劃比起學券發揮更大作用,不過政府應嘗試花時間審視幼稚園的情況,減少用統一標準提供協助,以更有效利用公共資源。

針對本港年輕人升學問題,教育局將檢討擴大「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協助有需要學生,尤其是正就讀高級文憑或副學士課程的學生,返回內地升讀大學。假設內地與本港課程內容近乎一致,本地學生變相需要重新適應環境,例如教學模式和常用語言的轉變,對學生來說,吸引力根本不大。既然政府要扮演資助者的角色,倒不如著眼本港,投放資源予本地大學,開設更多學士學位,讓年輕人能夠在香港升學,才更為合適。

同時,為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學生來港升學,施政報告建議向「特定地區獎學金」注資10億元,更將名額由每年10名分階段增至約100名。現時,「一帶一路」覆蓋全球約60個地區,更多外地學生可以選擇到本港升學,但是香港的大學學位經已嚴重不足,即使希望吸引外地學生來港升學並藉此吸納,也不應犧牲香港學生的利益,報告中,政府並沒有意思同步調撥資源支援本港大學發展,實在令人失望。

政府一方面將本地學生送回內地讀書,另一方面則加強吸納外地學生,這根本是本末倒置,再次跟香港人唱反調,完全視學生為無物。儘管梁振英表示無意競逐連任特首,單是看教育層面,施政報告重點似乎落在「一帶一路」及內地上,公帑成了討好中國的工具,令人不禁聯想他正進行選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