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學院的事件最近越鬧越大﹐從校長莫時禮不獲續約開始﹐到教職員因發表文章反對政府教策而被辭退﹐演變成教統局官員有否干預學術自由的風波。追朔事情的起末﹐整事件源於教院未來的發展方向﹐教統局主張把教院合併入其他大學﹐而教院本身則力爭升格改名為大學。可是不論是政府還是教院的爭論﹐妨忽認為除了合併與改名外﹐就沒有第三個可行的選擇。為什麼教院不可以安份守己﹐繼續發揮它專上學院的功用呢﹖
從政府的運用資源的角度去看﹐想把教院合併入其他大學﹐特別是沒有教育系的科大是很容易理解的。將教院變為科大的大埔分校﹐不單可以精簡行政架構﹐ 減少學校高層的開支﹐亦可以與科大其他學系互相調用資源。當然這個建議會損害教院高層的既得利益﹐一來飯碗可能不保﹐二來現在當土皇帝怎樣也好過將來寄人籬下﹐他們自然會強烈反對合併的建議。可是真實反對合併的理由沒有說服力﹐於是他們只好找各樣的藉口去反抗﹐由教育理念到為學生設想﹐說穿了也只是為保一己私利。以香港學生實際至上的性格﹐成績不好只能考入教院﹐卻抽條好簽拿科大學位畢業﹐對他們豈不會喜出望外﹐那有不支持之理。至於教育理念﹐反正科大沒有教育系﹐教學理念沒有既定立場﹐繼續現行路線也不是問題。
教院沒有大學之名的確可能令學生被看扁﹐可是把名稱冠上大學沒有解決問題﹐只不過僱主不說﹕噢﹗原來不是大學生﹐而改說﹕噢﹗原來是只間二流大學的大學生。單單改名字不會提升教育質素﹐亦不會吸引到成績優異的學生來報讀﹐二流學校就算改了名﹐也只會是間二流大學。好比八兩金走去把身份證上的名字改為劉德華﹐八兩金始終是八兩金﹐不會成為萬人迷金像獎影帝的劉德華。香港只有三間一流大學﹐其他大學或許有個別學系辨得很出色(如浸大的傳理系)﹐但論名氣認受性始終和三大差一截距離。普通大學生畢業出來少不了會吃虧點﹐誰叫你當年不努力讀書考不入三大﹐這就是讀次一級大學的代價。不要以為同樣都是大學學位就可以平起平坐﹐現實就一流大學的畢業生一般比讀二流大學優勝。不過世界是公平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三大的畢業生與外國超級名校﹐如哈佛史丹福牛津等﹐ 相比之下立時相形見拙﹐見工面試時也會相對地吃虧。
教院爭取改名的事件﹐反映出香港專上教育一個奇怪現像﹐所有大專院校都一窩蜂爭排名爭升格﹐不肯安分守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在外國的大專教育生態很健康正常﹐在最高級的有研究型大學﹐負責培養最頂尖的研究人材。次一級的是教學型大學﹐為培訓社會各行業需要的人材。最下層是大專學院﹐給考入不到大學的人專上教育的機會。三種大專學校互相配合因材施教﹐把教育資源發揮最有效的運用。最重要是學生在三種院校間的流動性﹐學分互相承認﹐成績好的大專學生可以轉讀大學取得學位﹐ 教學型大學的學生亦可以憑努力考入研究院﹐而成績跟不上的學生不用完全輟學﹐可以轉到大專補回學分追回進度﹐才回到大學繼續完成學位。現下香港所有專上學校都想做研究型大學﹐若香港有程度足夠的學生入讀﹐倒可以大幅提升香港人的教育水平。不過精英學生的供應有限﹐次一等的大學只好削足就履﹐降低大學的入學標準﹐於是做成大學學位乏值﹐普通大學畢業生一蟹不如一蟹的惡果。加上大學的運作成本比專上學院昂貴﹐為不合水平的學生提供大學學位是浪費社會資源。成績比較差點學生﹐由學術成就低人工便宜的教授任教很公平。明星教授的寶貴時間留來指導優資生才回乎成本效益。
獨立運作不合併不改名為大學的教院 ﹐正好可以提供低層次專上教育。若教統局再把那幾間只有大學之名而沒有大學之實的大學降格(如樹仁﹐嶺南﹐公大)﹐變回傳統專上學院﹐不單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教育開支﹐保持大學生的質素﹐亦可以使香港大專教育生態更加健康。當然最重要是建立師生在專上學校間流動的橋樑﹐不論是學生或教授只要能力優異出眾﹐就可以升級轉住更好的學校﹐享用更多的教學資源。新的制度比現在各院校每年與政府講數﹐各自心懷鬼胎地爭取更多撥款﹐更能夠善用香港的教育資源﹐亦能更有效培養出社會需要不同階層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