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育不是機械人製造廠

教育不是機械人製造廠

近日學校將有大型表演,需要找學生當司儀。負責同事找了幾位低年級同學,看著同事和學生綵排,確切感受到中港教育觀的不同;是日剛好阿吳局長又宣佈TSA死而復生,不禁心寒。

負責同事兩位國內移民到香港的老師。或許他們找了低年級同學,於是什麼都是「樣版式」操作。稿件是他們寫的,無論內容、用詞、語氣都是兩位同事草擬,學生只需跟著背。

最令我難以認同的,是老師在學生讀稿時,指出他們的語氣不突出活動氣氛,於是老師示範,學生模仿。如是者,我看了一場示範與模仿的綵排,稿子裡老師用詞比較優雅,根本不是學生日常運用的語言。老師的處理方法是:「你今晚回家去練,我們明天再排。」學生,只是個讀稿機械人。

「允許個人存在獨特性」和「必須一式一樣」可能是兩地文化難以磨合的地方。但似乎,回歸後,無論在教育或是各個人文思想範疇,都漸漸向「必須一式一樣」的方向邁進。

「一式一樣」好處是操作方便,老師怎樣做,學生只需模仿。然後2.0、3.0 還有更多更多的複製機械人就不斷在教育這個製度中產生。一式一樣,限制了學生的嘗試、創造、可能和發展。於是,當所有人都「一式一樣」之後,再也沒有人有「思想」的能力。

在屋村學校長大的我,確實沒見識過什麼大場面,表演、司儀等等也輪不到我,即使同樣埋首past paper和公開試的機械式訓練中,我每一科的老師都強調:「學習是為了要訓練思考」。那管公開試的框架空間有限,高中幾年還是在不同的學會幹事、社幹事等職務中,學習了如何「思考」。課外活動裡,老師們多是協助者,而非主導者。學生領袖將經驗一代傳一代,由學生自己的眼光、角色經驗了這個職位,將相關知識技能傳授給下一屆幹事,而非由老師指示。

工作以後,我也沿用這一套方法讓學生發揮。在活動上,我會告訴他們「要怎樣的製成品(product)」,至於怎樣製造,基本上是交給他們自行發揮,需要時給他們一點意見,然後驗收成果。就拿司儀這個例子,或許有同事會覺得交由學生主導,稿子內容沒有保證,用詞不一定好,演繹方法不一定理想⋯⋯但是,他們忘了學生才是最知道學生想要什麼。

由學生主導,也許他們會出錯,但誰又能保證排練好的樣版戲不會出錯?由學生主導的活動,才是學生最用心去做的,如果講稿由他們自己構思,就不用擔心他們記不熟。即使活動沒有預期中完美,但每一次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TSA在我看來,有點像八股文一樣用來磨滅人的思考能力。不停的操練、操練再操練,除了考試技巧,還學到什麼?無盡的挫敗和壓力?普教中的另一產物「水平測試」,重點在「發音標準」上,於是本地老師們不斷花錢、花時間進修,為的是一紙水平測試的好成績,以期望能與內地「母語普通話」的中文老師在市場上有共爭教席的機會。

我不希望我的學生在教育中變成一個只會模仿的機械人!

作者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