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約朋友到書局逛逛。她是位中學助教,主要負責兩班初中的通識教育科。離開書局前,朋友提議到中學部走一圈看看有沒有通識教育的參考書。事實上,我很好奇她尋找通識教育參考書這過程。自問沒有仔細看過通識教育的概念和內容,不過,以我所理解的通識教育的概念,不再是從前我在中小學時期那種由上而下的學習過程,而是透過溝通、批判、想像、思考等互動模式去理解問題,甚至學習其間了解自己和自己所身處的社會或國家。在這前提下,通識教育的教材不是可以從任何一個書架中抽取其中一本書然後再加以閱讀、分析、探究﹖如果有一本是通識教育的工具書的話,那麼和我以前所讀的會考「雞精書」的分別在那﹖
提及通識教育,令我想起早前的建築群導賞團。當日葉蔭聰和李小良教授介紹天星、皇后碼頭、大會堂的歷史、特色以及講者和參與者分享個人經驗。現場學習與講解可以將歷史、記憶與近日所發生的天星皇后事件連繫起來,除了令參加者知道建築物的基本概念,亦可藉此思考自己所身處的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活動完結後老師交待學生的說話以及和學生的對話。當時我沒有筆錄,內容大慨是說雖然天星、皇后碼頭事件並不是考試範圍之內,不過,老師希望學生從事件中有著批判性思考,希望學生嘗試用不同角度和方法去思考當中的問題。之後,我和其中一位同學閒談,她主修香港研究。我好奇,究竟走出校園參加導賞團、訪問或活動對於一個修讀通識教育的學生的成效有幾大﹖既然事件不在考試範圍之內,那麼怎樣從事件中激發他們的自我學校過程﹖於是,我問她一些關於天星和皇后碼頭事件的看法和分享她在學校present時的「苦況」。她明白老師帶領學生來這導賞團的目的,不過從傾談中,似乎她也不太清楚天星、皇后碼頭的事件和她所修讀的「香港研究」有什麼關係。另一方面,這次導賞團後學生需要應付考試而未能深入深入探究這議題,不過那位同學表示,她會參與往後的有關活動。
雖然我在中學時沒有修讀過通識教育,不過我很明白她所說的困難和矛盾。事實上,她所遇到的和我最初修讀副學士時的情況差不多﹕找到一大堆資料,但present 出來時被老師說我所報告的和他所要求的irrelevant。起初我也不太明白老師所要求的,後來經過不斷present,不斷被老師comment 和拒絕,最後才可摸索到自己的問題和方向。的確,新的知識往往trial and error中產生,但過程需要老師提供意見和指引。
分析和探究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若果要學生有批判性思考或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需要老師的協助。事實上,老師不單是意見提供者,當學生有問題時,提供一些資料﹔老師也是引導者,透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思考。不過若事前沒有在問題上作研究或指引的話,學生就算怎樣努力上網找資料或者到博物館參觀,一切,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