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2015年9月19日刊於「輔仁媒體」
踏入九月,小一學位分配的程序又展開。剛巧本年小女升讀幼稚園高班,便去參加小學舉辦的簡介會及瀏覽學校網頁,一心想選一間適合小女的學校。滿以為花多眼亂,一定很難抉擇,事實正好相反。
學校特色在哪裏?
既要要找合適小女的學校,自是特別留意學校之特色。不論簡介會,抑或學校網頁,這部分必然包括其中。去過幾次簡介會,亦看過不少學校網頁,最終發現除了部分有宗教背景的學校會突出靈性培育外,辦學宗旨幾乎都是「全人教育」、「愉快學習」、「主動學習」及「良好品格」這幾項。而「具體落實措施」大抵都是「每人一職」、「一生一體藝」、「強化兩文三語」,及「鼓勵閱讀」等。
既然稱得上是特色,當然要與眾不同,否則何「特」之有?而實情是幾乎絕大部分直資、官校、津校,甚至是本地課程私校,似乎除了校名明顯不同之外,就只有學費有些差異。難道連一所具特色的學校也沒有?也下是,僅餘處於非主流的小校,已成稀有珍品,招生人數極少,入讀困難,而且可持續營運相信亦不容易。香港的小學教育,似乎就是這麼一元化,要找到有特色的小學不容易,要入讀就更困難。
「好學校」的一元化指標
為了瞭解學校的「口碑」,便瀏覽討論區有關選校的內容。不少人提出「XX區有哪些好學校?」、「XX學校好唔好?」及「X校還是Y校較好?」等問題,承接而上的當然熱心人士的答案。答案似乎又是千遍一律—各校升讀Band 1/英文中學機率的比較,原來大家心中的「好」便是「成績」,而所謂「成績」的指標就只是入讀Band 1/英文中學的機率。單一可量化的客觀指標,實在清晰不過。
這樣我終於明白過來,單一的評估指標,造就了單一的教育模式。無怪乎,所有簡介會均強調畢業生升讀「好學校」名單。似乎教育過程並不重要,教育「結果」才重要。
沒有不摧谷的學校
身邊有些教育界的朋友,便請教有哪些不摧谷學生學術成績的本地學校,答案竟然是沒有。這樣十分令人沮喪,而且無奈。每天朝八午三的課時,還要面對海量的功課及無休止的考核,還有沒有多餘時間可以無聊發呆、培養興趣、好奇探索及同儕玩樂?孩子面對排山倒海的功課壓力,家長是就手還是插手?課業成為了親子關係的最大焦點,會否贏了「成績」,輸了親情?又或兩者皆輸?
在這樣的氣氛下,學校高舉的「全人教育」、「愉快學習」、「主動學習」及「良好品格」,實在不知從何談起。
有贏的可能嗎?
從學校特色選校的策略實是緣木求魚,幾乎是注定失敗。但不選也得選,那怎辦?有朋友的回應是:既然無法避免這場競爭的遊戲,乾脆全情投入,爭取玩贏。我很疑惑,有贏的可能嗎?如果孩子寶貴的童年只充斥著課業,這還像是童年嗎?
圖片﹕watch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