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就中學縮班問題之意見書

就中學縮班問題之意見書

【A. 背景】

1. 2015年小六升中一人數下跌2200人,升中派位公布後,暫時全港縮減41班,比較2014年縮減18班和2013年縮減12班,跌幅明顯增加。估計今年有5間中學由4班降至3班,36間中學減至兩班或以下。累計全港有56間中學只開3班,44間中學開兩班或以下,情況相當嚴峻。

2. 雖然升中學生人數跌幅將於2016/17年度放緩,但是按現時的小六學生數字,預計來年中西區、油尖旺、黃大仙、觀塘、沙田、元朗、屯門、荃灣、葵青和離島區升中人口仍會下跌。目前多間中學取錄中一人數僅僅達到開班線,即使是數十人的跌幅仍不能忽視。

3. 2017/18年度全港升中人口將會回升,教育局仍未交待回升幅度及詳細規劃。現時業界普遍存在樂觀情緒,認為人口回升將解決縮班問題。比較2010/11年度中一學生數目 (此年為推出「自願優化班級計劃」的第一年) 及2014/15年度小一學生數目 (預計2020/21年度升讀中一的學生數目) ,可以發現多數分區的學生數目無法回復至2010/11年度水平,情況並不樂觀。其中深水埗、西貢、沙田、葵青四區學生人數未來五年不會回升(詳見附表一),縮班潮不會停止。

4. 雙非嬰兒曾經增加香港的出生數目,直到2012年「零雙非」政策為止。出生數目高峰期為2011年,約有95500人出生。我們整理2008年至2011年香港出生數目和三歲時入讀幼兒班時的學生數目,清楚看見並非所有雙非嬰兒都會來港就學(見附表二)。保守估計2023/24升讀中一的學生數目(2011年出生人口高峰期) 有機會不能回到2010/11年水平。

5. 我們認為目前教育局已有足夠資料預測「雙非效應」對未來十年升中學生數目的影響。及早作出長遠規劃,有助業界紓緩人口變化帶來的動蕩。然而,教育局自從2012年推出三保措施後,至今未有推出新措施和中、長遠規劃。我們感到憂慮。



【B. 教育局措施分析】

6. 教育局自從2008年至2012年曾推出多項紓緩措施,包括透過「自願優化班級計劃」減少公營中學班數,以及「區本/校本減少每班派位學生人數方案」,將每班人數降至29或30人,開班基礎人數降至25人。並且承諾「不殺校」。我們認為教育局面對人口下降問題推出不同措施,基本方向正確。但多項措施只屬權宜性質,未有長遠規劃,令現時中學因縮班問題而陷入混亂。以下我們將指出教育局的失誤:



失誤一:縮班令學生失去接受均衡寬廣高中課程的學習機會

7. 政府推行新高中學制的其中一個目標,是提供均衡而寬廣的高中課程給學生。無論任何組別的學生,都應該有足夠的選修科可供選擇。根據2006年《中學班級結構重整》,要達到這目標,理想的學校規模是設有24班,18班為尚算可行。若學校少於18班,便未能提供足夠的選修科讓學生選擇。換言之,無論取錄任何組別學生的學校,教育局有責任維持最少18班的規模,以達到新高中學制的目標。

8. 教育局希望所有學生均可在同一間學校完成六年中學教育。目前中學學生人口下降,有學校只獲派兩班甚至更少的學生,當這些學生升上高中的時候,學校將沒有足夠的資源提供多元的選修科供他們選擇,變相剝奪了學生就讀均衡而寬廣的新高中課程機會。假如學校甲每年獲派兩班,長遠就開辦12班。根據教育局的計算,設有12班的學校只能提供6個選修科,設有24班的學校可以提供11個選修科。由此可見,就讀學校甲的學生就會比就讀設有24班學校的學生少5個選修科選擇,這就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問題。

9. 現時教育局推行措施保學校,卻未能確保就讀縮班學校的學生獲得多元選修科的機會,是第一個失誤。



失誤二:無法避免「上移錯配」

10. 2010年,學生人口下降使「上移錯配」逐漸浮現。通常收取第一組別學生的學校開始獲派較低組別的學生,擴大校內學習差異。同時,有部分不適宜以英語學習的學生都能入讀英中,違反微調教學語言政策的原意。有見及此,教育局推出「自願優化班級計劃」,鼓勵中學自願由每級五班調整至每級四班。最終有220所中學參加計劃。

11. 在人口下降的形勢下,能運用英語學習的「最好四成」學生的實際數字有所下降,造成越來越多非「最好四成」學生都被獲派英中,亦有第三組別學生入讀部分班別以英語授課的學校,可見「自願優化班級計劃」未能解決「上移錯配」問題。

12. 原定今年進行的微調語言政策檢討,英中聯會估計大約三十所英中會因全港「最好四成」的學生比例不達標而需要「落車」。與此同時,照顧第三組別的學校收生不足,可見「上移錯配」的情況已經相當嚴重,導致學生未能以適用的語言學習,影響其學習效能,同時亦增加學校照顧學習差異的難度。雖然教育局已經推出「自願優化班級計劃」和「區本/校本減派方案」,但「上移錯配」問題仍然非常嚴重,是為第二個失誤。



【C. 建議】

13. 考慮到制訂或修改每項教育政策是需要經過詳細的研究和諮詢,我們明白短期內要求教育局推行「中學小班教學」和改變現行「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並不實際。但為長遠的中學教育質素,我們促請教育局盡快展開研究和諮詢工作。

14. 自從2010/11年度開始推行「自願優化班級計劃」後,目前香港大多數的中學開設24班,符合2006年教育局文件《中學班級結構重整》所指的理想學校規模。鑑於2023/24年度中一學生數目有可能不超過2010/11年的中一學生數目,為了穩定中學教育生態,我們促請已參與「自願優化班級計劃」的學校不要隨著未來幾年的人口升幅而增加中一班數。教育局應延長「自願優化班級計劃」的超額教師保留期限,鼓勵參與計劃的學校穩定班數。

15. 為學生提供均衡而寬廣的高中課程,是教育局「推行新高中學制」的政策目標。在本年六月公布新學制中期檢討,鼓勵高中學生修讀三個選修科,讓學生有足夠的選修科是教育局的責任。教育局已指出學校開設少於18班,便不能提供足夠的選修科讓學生選擇。在目前沒有「統整成本高及使用率低的中學政策」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教育局有責任穩定各間中學的班數不少於18班,避免某校的學生因班數太少而失去多元選科的機會,以貫徹「推行新高中學制」的目標。

16. 過去只被視為權宜之計的減派方案無助紓緩現時教育界的動蕩。本年沙田區中學校長會通過區本減派方案為中一各班以「24」人為上限,一所4班學校新生總人數上限為96人,可見減派力度可由校長會和教育局協調。我們促請教育局以穩定各間中學班數為原則,統籌計算學額需求和訂立相應的「暫定派位學額」工作,由各分區總學校發展主任按地區學生人口變化,主動向各分區校長會提供計算結果,協調新一輪的「區本/校本減派方案」。

17. 2015年7月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會見傳媒時表示,教育局將不會進行原訂於今年的「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檢討,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育評議會、香港中學校長和中文中學聯會都先後批評教育局的做法。我們認為教育界普遍共識是教育局不應違反原訂政策。如果教育局憂慮英文中學因為取錄「最好四成」學生不足而造成語言政策動蕩,局方應要求各分區總學校發展主任計算適合運用英語學習的學生數目,協調英文中學減派,以避免「上移錯配」問題和語言政策動蕩。



【D. 結論】

18. 現時中學縮班問題已經影響新高中學制的推行和微調教學語言政策,有損教育質素和學生的福祉,教育局不能再任由局勢惡化。

19. 我們認同教育局「保學校」的原則。在此原則下,我們促請教育局以「維持學校班數」和避免「上移錯配」為目標,往後逐年研究各分區人口變化,制訂區本減派計劃,以穩定教育生態和貫徹已經落實的教育政策。


20151215c

20151215d

作者:盧日高 @進步教師同盟

(原文載於roundtableedu.hk,此為修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