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世權 @進步教師同盟】
現在流行一種家長管教模式為「冷靜區」。簡單來說,就是當小朋友做出問題行為或情緒失控時,父母會要求他們「暫停」,禁止小朋友做正在做或喜愛做的事,然後要他們走進一個名為「冷靜區」的地方冷靜下來,待平靜或反思後,才能走出「冷靜區」。
我本身並不完全反對用「暫停」的方式處理小朋友行為問題,但是小朋友(特別是11歲以下),行為出現問題時,很多原因都是源於家庭。
曾經我在一間社區中心教戲劇,遇過一名小學生,他參與群體活動時,總是希望別人聽他的意見,而當別人不聽他時,他總是會發脾氣和責罵他人,他在群體中是與大家遠離的。當時參與的社工便使用了「冷靜區」去處理他的行為,而事實上,他的情況也有明顯改善。不過我心中總是存著一個問題,就是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然後在社工安排下,我和該小學生的母親見面,在會面過程中卻不斷在我面前責罵她的兒子,說她的兒子種種的問題和不好,當兒子回應時便會被母親制止。同時間母親亦會要求在場所有人,(包括我和社工)聽她說明所有她小朋友的問題。這刻我明白了,這個小朋友會出現這個情緒和行為問題,是因為他學習了他的母親,但母親卻不知道。
其實要處理小朋友問題的方法有好多,但有時小朋友出現的問題時,其實是反映了父母和家庭中的問題,所以在要求小朋友走進「冷靜區」前,父母不妨先讓自己冷靜,想清楚小朋友發生什麼事,然後再作決定。
父母跟老師和社工不同,是小朋友最直接的安全感和信心來源。因此與其要小朋友自己走進「冷靜區」孤獨地冷靜,父母倒不如花多點時間陪著他釋放自己的情感,然後再一起將問題處理和解決。始終對小朋友來說,接納和支持,比冷靜和反省更重要。
(圖:thestand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