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到中大。今天回去開會,深深感覺到應該主動地將天星、皇后運動帶進大學校園裏。最多人出入的文化廣場,有學生會為宣傳「一二一人民登陸皇后碼頭」做的壁報和圖片展。明明已經是過了近一星期的活動,還是不斷有同學駐足看。我一直都覺得,天星運動是比較容易觸動年輕人的心的,而很多本來﹝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枯燥難明的議題,譬如語文政策、新書院、院長委任制、斜坡維修等,如果能透過天星這塊五稜鏡看,我想同學們會比較容易看出個頭緒來。
接着和很久沒有見面的老友吃飯。他說雖然明白我們的理念是人民參與規劃,但從傳媒上反映出來,卻似是一小班人在為一舊叫天星碼頭一舊叫皇后碼頭的野嘈喧巴閉。他問我為何不能關注下其他地方的事──譬如他從小長大的大圍,新擴建的火車站和車廠上蓋,將會一字排開興建二十幢五十層高的摩天住宅﹝要附錄的報道擇要﹞。他其實不是想埋怨我們,而是盼望天星之火可以燒到大圍。他說,如果有人搞,他很樂意參與。
看呀!天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這個意思吧。
言歸正傳,中大的同學、老師、校友,以及各界人士,請借一把火,將怒氣傾卸到中大又一集權措施──院長委任制。到這裏聯署。
以下是聯署聲明。
關注香港中文大學委任院長制聯署
2006年1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教務會通過,日後的學院院長產生方式,將由教師選舉改為校董會委任。作為關心中大校政以至大學教育之師生、校友及社會人士,我們對此重大改變,深感疑惑和憂慮。
中大自1963年成立以來,院長向由各學系教師一人一票選舉產生。此制度充分體現大學「學人自治」的精神,而且一直運作良好,乃中大最民主的制度。如今取消選舉制,實為大學體制及治校原則之根本更動,校方理應謹慎處理,並全面諮詢大學同仁,認真聆聽不同意見。在未有廣泛共識之前,萬萬不可強自推行。
遺憾的是,在整個改制過程中,直到教務會開會前三星期,校長始召集各學院院長、學系主任及課程主任出席並無議程之「非正式會議」,期間派發一份長兩頁半之文告,極為簡單地宣佈改制建議,並請與會者向同事收集意見。而到了教務會開會前數天,校方始提供一份厚達廿二頁,長度與前述文告相差十倍的文件予教務委員,大部份教師則未得與聞。是次改制關乎所有中大教師的基本權利,並直接動搖大學的管治原則,大學當局卻在沒有任何正式諮詢的情況下,逕自以行政手段將建議匆匆通過,過程倉卒兒戲,欠缺對教師的基本信任和尊重,我們對此感到極度失望。
校方推出委任制的主要理據,乃2002年由教統局委任英國愛丁堡大學宋達能校長評估本港大學現況及發展後所作的建議。但宋校長在該報告第三章,卻諄諄告誡大學當局必須平衡學人自治與有效機構管治。可以預見,在推行委任制並賦予院長更大權力後,學人自治的理念將蕩然無存。而校方迄今依然未能清楚告訴我們,推行了數十年的民選院長制,到底有何不妥,以及將此民主制度徹底摧毀後,中大管治將如何變得更公平合理,使下情更能上達,以及能更好地實踐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大學高層及那為數眾多投了贊成票的教務委員,亦欠大學社群及香港社會一個解釋:在香港努力步向民主化的今天,中大此舉,是否立下了極壞的榜樣?!
我們不反對改革,事實上,中大的人治作風,為師生詬病已久,但校政改革必須符合民主參與、理性及高透明度的原則。因此,,我們謹向中大校董會作出兩點呼籲:
1. 校董會應擱置院長委任制,並就該等建議進行廣泛深入的公開諮詢。在未得到大多數教師的同意下,大學應繼續維持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制度。
2. 校董會應公開大學管治專責小組於2003及2005年呈交之改革建議。據悉該等建議除主張院長委任制外,亦涉及校董會改革、教務會及院務會之組成及職能重新界定等,對大學發展影響深遠。校董會應就此等建議作公開諮詢,並尊重「學人自治」的精神,不要為了所謂的「管治效率」,不惜將大學變成一個中央集權、層級分明、喪失教育理念的機構。
發起團體:
大學教育關注組 (聯絡人:蔡寶瓊 [email protected])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聯絡人:吳曉真 [email protected])
聯署團體: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聯絡人:施城威 [email protected])
附錄:
一月二十二日經濟日報報道節錄
九鐵大圍車廠上蓋物業工程早前正式展開,預計2010年前完工,但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批評,樓宇設計「過高、過密」,日後將嚴重影響區內空氣流通,加劇污染問題,建議當局將「通風指引」納入條例之中,加強規管。
環保觸覺最近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區內市民並未能清晰掌握九鐵全新建築的規劃及影響,建議有關方面加強與市民溝通,了解居民訴求。
環保觸覺上月以街訪形式,訪問了473名區內市民,發現逾7成被訪者不知道車廠上蓋,會建20幢樓高50層的單排式建築;7成被訪者不贊成有關規劃,因為樓宇座與座之間的距離太近,布局更屬「一」字排開形式,擔心落成後將大大減弱區內空氣流通。
有近九成被訪市民認為有關發展的諮詢並不足夠,並指有關方面嚴重漠視居民意見。
規劃師學會副會長龐婉儀指出,現行城規條例中,只有「綜合發展區」土地的發展計劃需交城規會審議,制度並不完善,以大圍站上蓋發展為例,由於其中12幢樓宇坐落「其他指定用途」土地,計劃因而毋須交予城規會通過,監察十分薄弱。
九鐵發言人表示,公司一向重視環保,但目前社會有關「屏風效應」的討論,缺乏科學化量度方法,呼籲當局盡早引入客觀量度標準,滿足社會各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