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五育失衡屬社會正常現象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教育一向講求五育均衡,即所謂德、智、體、群、美五個方面的均衡發展,然而「五育均衡」向來都是理想性的教學理念,長久以來,並不太符合實際。拜讀恩師倪紹強教授於1120日,題為「五育並重與拔尖補底」的文章,他要求本港教育應重新審視學生於五育教育上的均衡。筆者授課於倪教授,教授於課上曾一再強調「到底今日教育是否一定要五育均衡呢?」,筆者深感認同,然而,略有微見。 

五育失衡屬正常現象 

        「學而優則仕」中國自古以來,教育都是為了仕途而出現,為了為官之路而準備。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特色,其教學與官僚之間,關係密切。宋以後,才有正式的私立學校,而直到明清以來,西方思想一再衝擊,教育仍然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甚麼樣的社會需要甚麼樣的教育,甚麼樣的環境需要甚麼樣的教育。西方經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的重大思潮,民主、科學思想抬頭,教育亦由從前講經院、講教條,轉變為較開放,較重視個人發展的情況。昔日納粹國家把教育重點落在團體精神,今日社會主義國家亦重視團體教育,而民主社會傾向於發展個人的美、德認知。社會與教育息息相關,即使是所謂最自由最民主的美國,其教育也有偏向。 

          儒學高舉五育並重,然而,這似宋明理學高舉道德標準,既格物又致志,重良知即重吾心,規條太遠大,過於理想,惟世人難以成就。教育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是不可能的事,政府是負責社會的主要單位,而教育既為政府轄下的單位,自然就不能脫離社會而獨存。正如倪教授指出,香港二十一世紀的整體目標是五育均衡,是全人教育,然而,活在現實的情況,又何嘗到能夠做到?知識型的社會,不論是否因為容易量化,其向「智」傾斜,似乎是在所難免。 

重「智」源自社會需要 

        甚麼樣的社會需要甚麼樣的人,就會有甚麼樣的教育;甚麼樣的教育教育出甚麼樣的社會,就會有甚麼樣的人。既然香港社會普遍重視「智」,面對二十一世紀種種挑戰,「智」依舊被高舉,除較易量化的原因,與整個社會的需要亦相信必然有所關係。既然是配合社會需要而行,就不必過分否定這種取向。

        拔尖保底無疑是一種偏向「智」走的失衡現象,可是,拔尖保底的成效的確有其成績,這是於「智」上用力的一種良方,應該加以鼓勵。只是「智」的加強,影響到其餘四育發展的機會,這種情況嚴重嗎?會否嚴重到不能接受? 

        一連串更現實的考慮,或許可以使大家清醒一點: 

        於政府來說,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種種挑戰,你身邊的國家城巿都不斷地發展甚麼科學研究、太空勘探、火箭研究、核能研究、新一代電腦、機械人、資訊處理、… … 若果你是政府,你可以處之泰然,繼續讓學生靜靜地在公園跑跑步,三五知己唱唱歌,聊聊天嗎?香港缺乏專才,亦沒自給自足的可能,旅遊業、酒店業等服務性行業又似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出路,你可以仍放手不加強兩文三語的教育嗎? 

        於學校來說,上有政府不斷施行教育改革,要打要殺,你能不於「智」上給點成績出來,以避砍殺嗎?難道又叫學生跑跑步,一起燒烤,增加體、群教育的美育嗎?既知未來香港更需要兩文三語,更重知識,更要求學生能知識通達,和自身思考能力,能不加強「智」嗎?能不積極配合通識教育,為未來培養出更多能「思」能「通」的人嗎? 

         於家長來說,若孩子四育都有了,偏偏「智」的差了點點,會不擔心孩子於知識型社會裡,找不到工作嗎?你不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績表上體育、音樂、美術的成績理想,其餘的科目滿江紅,而不能升班嗎? 

       醒醒吧!理念的還是歸理念,眼下實際的,還是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