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理位置特殊,與及中西交融的殖民地歷史背景,成就這一片獨特的土地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買賣之都。
香港與買辦文化
所謂的買辦,實際上是拉攏買家和賣家的中間人,並從中獲利「抽水」,而過程中買辦一方不一定會生產實物產品。而香港的買辦文化,利字當頭,靈活多變,透過買賣謀取利益,坐擁龐大網絡,促使買賣得以進行。
香港地理位置坐擁極大優勢,位處亞洲的中心。自香港開埠以來,貿易往來蓬勃,成為亞洲的貿易中心、典型的商人城市、也是亞洲地區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買辦之都。香港經濟主要依賴金融服務業、貿易及物流業、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業、旅遊業,這四大產業極具買辦特色,共佔2012年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註一)。
這商人思維及買辦文化,對香港有著深遠的影響。隨時代改變,很多行業及領域都開始以商人思維管理模式發展運行,例如在公共領域開始以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模式管理,重成效(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結果(outcome),但不是所有的行業及領域都適用,就如教育。
教育商品化產業化
香港的教育商品化產業化趨勢先於專上教育開始,並逐步在中小學教育出現。
自2000年的施政報告,前特首董建華追求讓六成青年接受專上教育,此舉猶如教育界的「大躍進」。在此之前,大多專上教育課程多由政府資助,並由大學本部教授,但政府為了達標,將副學位課程由政府資助改為自資形式開辦,大學並開辦專提供大量自資副學位課程的專上學院,並打開教育商品化產業化的潘朵拉盒子。
教育商品化產業化,雖能將專上教育轉向市場化自付盈虧,同時降低政府對教育的開支與承擔,減低財政赤字的風險,但對教育卻有不能磨滅的傷害,不少院校更以此牟取暴利,每年賺取數以億計的利潤。
在現今社會,將教育商品化產業化看似合理,但實際上這商人思維只是短視地把重點放在盈利能力和結果之上,對教育的影響與日俱增,專上教育變成提供職業訓練(vocational training)的職訓所,大學淪為買辦,提供被培訓的畢業生供市場買賣,忽略培育人文教育的人性面、與及公民的重要性。更甚者,大學卻變成「買賣」專上教育證書和頭銜的買辦。
自資副學位的買辦文化
自資專上院校實際上擔當著買辦的角色,大學是負責頒授證書的「賣方」,作為「買方」的莘莘學子及家長則透過專上學院這買辦買賣資歷,交學費與及在買辦的平台下學習以取得資歷。而專上學院則從中獲取巨額盈利,以城大專上學院為例,2013年學院盈利高達8425.3萬元,總資產值達8.7億元(註二)。
教育受商人思維及買辦文化影響又豈止如此,香港城市大學更是當中的佼佼者。城大自1990年起,開辦副學位課程已超過二十年,校方以助學院發展為藉口,試圖將整間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賣盤」套現,實買辦文化之「楷模」。城大作為作育英才的教育機構,竟充當買辦促成交易,校董會將一眾師生苦心經營的專上學院變賣,從中獲利,難道廿年基業只為圖利?此舉實為教育界之恥。
有關交易仍在進行,城大校董會利字當頭,置師生利益於不顧,整個決策過程黑箱作業,若非傳媒公開,「賣盤」一事師生完全懵然不知,將師生蒙在鼓裡「賣豬仔」,實有違教育應有的抱負和承擔。假如交易成功,將會成為香港首宗專上學院賣盤,勢將牽起連鎖效應,若其他院校爭相模仿,師生頓成無主孤魂,終日於惶恐之下教育與學習,試問這樣的學習又何來優質教育,更遑論教學相長。
買辦心態何來做得好?
其實每一個行業或領域,以買辦心態去做,透過買殼或賣殼,又或者做好一個殼再賣,一旦變賣又何來會用心做而且做得好呢?假若不用心去做的話,能夠達到頂尖水平嗎?若要達到頂尖水平必須擺脫買辦心態,用專業精神去深耕細作,力臻完美才是唯一出路。就好似日本的技藝精神,每個行業都追求近乎完美的規範。
事實上,香港不少行業如電視業,也受買辦文化影響,以買辦心態將基業變賣獲利,從此再無瓜葛。又或者不能變賣的就任由它荒廢,引入外來的服務提供者或生產者,從此該領域再無本地的服務提供者或生產者,該領域的本地品牌便漸漸衰落。衰落過後若要振興,便要花上九牛二虎之力和漫長的時間,而且不一定有成果,很大機會被迫全面撤出該領域,到最後香港能發展的行業及領域便愈來愈少,實在可悲。
香港的成功和困局,可謂成也買辦,敗也買辦。如何將香港變成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唯一出路是擺脫買辦精神,用心付出。追求卓越,成功就會找上門。
附註:
註一:政府統計處(2014)香港統計月刊 2014年4月
註二:《明報》城大擬破天荒賣專上學院 兩自資校接洽 7000師生路未明
作者為關注副學位大聯盟發言人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7月7日
圖片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