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三日《新聞透視》的主題,是就領匯勝訴後,採訪公屋商場各用家的意見 (由於沒有看頭五分鐘,所以不知道題目是甚麼) ,這集《新聞透視》跟以往該節目的報道有些不同,報道中的幾位主要被訪者都是一面倒批評公屋商場的不足,跟以往該節目採訪正反意見或偏重非主流意見的作風很不相同。
這集被訪者主要包括兩名巿民 (大概是公屋居民,代表商場用家意見) ,及兩名商場租戶 (一位賣燕窩,另一位經營理髮店的) 。一位被訪者是年約二十歲的少女,她表示對公屋商場不滿,是因為這裏沒有她想要的時裝店 (較時尚,合年青人的),即使是新式的屋商場 (裝上大幅玻璃幕牆,仿私營商場設計) ,也沒有她想要的衣服,故寧願光顧私人商場。第二位是五十歲上下的男士,他表示雖然公屋商場較近,但情願到較遠的私人商場吃早餐,那裏是貴一些,但較好吃、材料足。第三位是連鎖式燕窩店 (盞記的,電視竟不斷播其招牌,不解) 經營者表示公屋商場設計較差,難吸引街外客,但若然領匯上巿的話,會考慮多在公屋商場開分店。第四位理髮店經營者亦指公屋商場沒有私人商場明亮吸引,生意及不上人家。
若單看這節目,觀眾大概會認為公屋商場確是問題多多,將之私營化,可以是解決問題的出路。但是這四個個案,卻同樣可帶出完全不同的觀點。例如在公屋商場買不到時尚或年青人服裝,那麼在私人商場不同樣難找嬸嬸、婆婆的衣服嗎?公屋商場不正是提供了廉價服裝的需要嗎?為何不可以是私營商場公有化以降低租金成本,改售平價衣物,滿足嬸嬸、婆婆的需要呢?又若私人商場早餐較貴較好 (依我個人經驗,好吃機會是一半一半) ,公屋商場不正是提供較廉宜食品,讓收入較低或較節儉的人多個選擇嗎?
回看租戶,若公屋商場較難吸引街外客,這是否表示這些商場的主要功能一直是為了解決內需要?正如我們可在大多公屋商場找到雜貨舖、五金鋪、香燭鋪、文具鋪…,但這些在私人商場卻不一定可以找到的。這些小商戶跟連鎖式企業的最大分別,是小商戶賺取的是蠅頭小利 ‘搵餐宴仔’ ,貨物以平宜實用為賣點;相反,連鎖店卻常以利潤較高貨品為主線,經營哲學是利潤最大化,吸引高消費群,為何小商戶的需要卻被漠視 (節目有提及領匯化後,大量小商戶將被淘汰,但他們不是這集主角) 。最後,理髮鋪東主表示公屋商場設計較差,不及私人商場。但這問題的解決之道不一定是私營/有 化,正如大量評論提及,香港的公共服務要改善質素,一個可行方案是透明化與民主化,讓巿民參與監察與規劃,才是將官僚弊病根治之道,現在將解決問題方法從政府官僚改為企業官僚,只算將責任推諉 (讓巿民更難監督),但真能解決問題嗎?
這集《新聞透視》是教人失望的,因為該節目一直頗能帶出社會上被邊緣化的聲音,但這集卻是將這些聲音再邊緣化。我並不是說以上被訪者的聲音不重要,只是他們的需要 (高檔消費品) 已經得到不錯的提供,公屋私有化只是讓他們選擇更多更方便。相反,對那些一直倚賴公屋商場消費與經營的使用者,商場私有化帶來的會是唯一選擇的失去 (我從未見過私人商場賣三蚊碗白粥,三蚊件油器),但他們的聲音卻不被聽見!而代表反對私營化聲音的,這集只剪播了盧少蘭那句不甚明智的「怎能變賣我的家產」(大意) ,卻將其他觀點與理據不作談論,效果是將反對聲音醜化與扭曲。
希望這只是個別事件吧!因看了這集教本人擔憂的,是《新聞透視》正以客觀中立的手法表述官方觀點,仿如為領匯鳴鼓開路。若然這是無線新聞部的又一次轉向 (更趨近官方喉舌),則香港新聞自由確是非常嚴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