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500個點揀特首的理由(下) ──下屆選特首點算?

500個點揀特首的理由(下) ──下屆選特首點算?

文:思網絡總監鄭敏華

重啟政改,或是探討《基本法》第45條所指行政長官如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很可能亦是今屆特首選舉的焦點議題。

的確,香港回歸二十年,爭取「真普選」都已嗌到瞓街,而過了月底選出的行政長官這一任以後,香港原來就過了「五十年不變」的一半,假如這刻就有普選,市民會點揀呢?社會又有否配合的條件呢?再細看我們於二月初進行的《特首選舉你點睇》研究,當中歸納的「揀選特首準則」中首三位,市民除了考慮施政理念、維護核心價值與不肯定最終能否落實的政綱外,也看重人品,而人品更是最多人看重的單項。至於較現實的第三位,就正是「經驗及過去公職表現」。

年屆七十有一、曾涉足多項公職的退休法官胡國興,被受訪市民評為「無經驗」、「知名度低」,加上《行政長官選舉條例》要求當選人在任期內不屬任何政黨,要孤軍作戰,除了前任高官,香港哪裡培育出一個有經驗、有民望的政治人才來?

公民參與訴求明顯增加

從2014年雨傘運動後出現的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以至去年能參與人數最少的選舉委員會選舉,選民人數及投票率兩方面都有明顯增長,市民其實經已寸土必爭,這股能量實在需要得到釋放。今屆特首選舉的候選人其實很難迴避、不去處理往後「行政長官選舉辦法」,以及達至普選的時間表等問題。

觀乎現時無票而較積極的市民,對有望溝通的非建制派選委連月來提出無限量意見、甚至言之鑿鑿批評的狀況,市民大概對繼續「被代表」投票的忍耐力會進一步減弱而越趨浮躁。民主300+在壓力下,日前開會通過,不論個人理念傾向,要團結一致行動,投票給民望最高的候選人。然而,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支持度最高的人卻非受訪者相信會當選的人,如此落差所反映的社會悶氣,實非現制度所能處理。

歷屆候選人來自法律界最多,但陪跑

縱觀過去四屆特首選舉,簡化的看看參選人背景,就包括有:來自商界的董建華、吳光正及唐英年,當中有人當選,亦有大熱(倒灶);也來自法律界,原來這個背景的參選人累積起來是最多的,計有楊鐡樑、梁家傑、何俊仁及今屆的胡國興。

今屆首場特首候選人的辯論,三人未見同台對陣,首場林鄭月娥對胡國興時,前者就不斷挑戰後者不熟政策、特別財金政策(曾俊華同樣指有三靠山補習一兩小時,其實也不足了解整個金融系統),又質疑理應獨立的法官欠缺治港班底;當然如此特性的另一面可以是公正中立、人才是為香港貢獻而不是為個人等。不過,儘管法律界猛人如何在電視螢幕前雄辯滔滔,但選特首始終不是辯論比賽,實際的香港市民暫時似乎仍多視他們為陪跑份子。

還有的就是前公務員,即曾蔭權,與今屆的林鄭月娥及曾俊華,政治立場另計,市民對他們擔任行政長官的接受程度,其實都相當高;昔日公務員留下的政治中立形象、歷年在大眾傳媒面前解說政策,以及市民想像他們的行政經驗,似乎都令他們嬴在起跑線。我們收集到的揀特首理由當中,有不少市民均表示林鄭月娥及曾俊華兩者在「經驗及過去公職表現」,是令他們屬意其為特首的原因。

反而現任特首梁振英,其專業人士的身份,才算是歷屆參選人之中的另類,但當然他多年來在房屋及土地政策上的參與,相信有助數年前的他,贏得一定民望(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更具影響力的原因)。

下屆選特首點算?

那麼經過了今屆民意已沸騰得令非建制選委不由自主的局面,下屆又如何?談民主就只能被動地當關鍵的少數?如何設計一個既能讓乎合非建制派理念的參選人出到閘,又讓實際派的市民有信心最後關頭投他/她一票去領導中立的公務員團隊管治香港,也許是今後公民社會說要真普選所需探討的雙軌方向。

不管兩星期多後誰能勝出成為下屆行政長官,民間與兩級議會的議員都應該增加協作來促進公共政策的資訊透明度,某候選人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竟自動談及政府財政儲備豈止公布的9,357億,要是一併計算外匯基金中儲備金投資的收入和其他持有的資產,其實應該是15,531億,何解在職時又說政府「唔係好多錢,只夠兩年使」?!沒有掌握公共財政的資訊,其實很多政策也不易進深討論。

此外,設法增加公眾參與也是今後必然的方向,但要這不流於口號,除了要令公共資訊更透明,也要更能普及理解,才有望增加公眾參與釐定政策的深度,要突破長期只在勝負拉扯的爭取狀態,要發展中立的民間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甚至是智庫也是需要的(這方面建制派其實已先行一步),這應該是建設性追求「我要真普選」的社會基建,也是在現有法例要求當選人(在任期內)不屬任何政黨這限制下,有關人士展現有執政意志的實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