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香港巿民生活匱乏
「社會弱勢人士的匱乏研究」
政府自2013年採納貧窮線作為量度貧窮的工具,以不同人數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一半為標準,把入息低於此線的住戶定義為貧窮人口。然而,單以收入量度市民的貧窮狀況,卻未能得知貧窮全貌。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因而展開「社會弱勢人士的匱乏研究」,以具體的生活必需條件作為量度貧窮的指標,探討市民能否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社聯業務總監(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健偉表示,貧窮一詞必須更準確地描述一種社會弱勢(social disadvantages)的狀況,不單指金錢缺乏,亦包含市民的生活質素是否達到社會普遍的標準。故此,除了以收入的貧窮線外,必須制訂其他分析香港貧窮以及社會弱勢狀況的工具。
是次公佈的結果,是中央政策組及研究資助局所資助的2011/12年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香港貧窮與社會弱勢的趨勢 - 跨學科及縱向研究」的部份數據。研究於2014年間進行首輪問卷調查,綜合運用文獻參考、專家審核、訪問調查,來制定相對匱乏的指標及項目,再透過隨機抽樣成功訪問1,980位香港市民。再者,根據《2014年香港生活水平研究》的數據,詳列香港市民於家居設施、食物、衣物、醫療及社交生活等面向的匱乏狀況。
研究團隊從匱乏項目中選取14項較重要的匱乏項目,構成匱乏指標,如被訪者不能達到2個項目或以上(此標準乃建基於匱乏與收入的互動關係,匱乏情況於收入處於最低20%水平間出現明顯變動,而該收入水平群組的平均約達不到1.5項匱乏,故將標準定為2個項目),便被定義為匱乏。根據本研究調查的推算,2014年香港的整體匱乏比率為14.5%。
再者,不同社會特徵組群的匱乏比率存在差異,例如女性匱乏比率為16.5%、小學或以下教育程度為24.3%、65歲及以上長者為22.4%,當中獨居長者更高達37.1%。本研究亦檢視被訪者的低收入的狀況,結果在匱乏群組中,只有33.7%為低收入人士,顯示現時單以收入(貧窮線)作為量度標準,並不能完全反映弱勢市民數量。
擔任首席研究員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指出,總覽香港市民在不同範疇的匱乏狀況,市民在醫療和社交生活的匱乏狀況較為嚴重。
醫療及社交生活匱乏
首先是醫療方面,最匱乏的醫療項目是「定期檢查牙齒」,逾三成(33.7%)的被訪市民在經濟上無法負擔此項目。此外,各有12.7%及8%的被訪市民經濟上無法負擔「患病時看私家醫生」及「患病時向中醫求診及購買處方藥物」。
再仔細分析受訪者年齡組群,長者(65歲或以上)在「患病時可以看私家醫生」、「定期檢查牙齒」、「患病時向中醫求診及購買處方藥物」三方面的匱乏情況均最嚴重。
為進一步探討醫療服務的不足,研究亦另探討了市民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情況,結果發現市民使用公營醫療服務也出現困難,有三成市民(33.1%)認為公營急症服務不足或無法使用,另有三成市民(32%)認為政府普通科門診服務不足或無法使用。在此兩項公營醫療項目上,以成人(25至64歲)感到服務不足無法使用服務的比率最高,比率達三成半。
另外,在社交生活方面,有12.8%的被訪者無法在「每一個月與朋友或家人參與餘暇活動」,未能在「親友結婚能支付賀禮」者有3.8%,顯在社交生活的匱乏情況仍然值得關注。
社聯提出以下建議:
- 設立匱乏指標從多角度檢視香港的貧窮問題
本研究探討現時以收入量度貧窮的不足之處。透過匱乏研究,一方面可了解經濟弱勢群體在個別項目上面對的困難,另方一面亦可補足收入研究所未能處理的問題(例如家庭成員間的收入分配)。社聯認為現時以收入量度的貧窮線,雖然在讓市民及政府檢視貧窮狀況,思考消貧策略上擔當重要角色,然而卻需要透過匱乏研究補足收入貧窮線的不足,以協助市民及政府從更多角度認識貧窮問題。
- 增加整體公營醫療服務的資源及配套
政府應根據社會整體需要,規劃醫療服務,以確保不同階層的市民都可以得到合理的醫療服務。此外,現時醫療服務的不足,除了是指服務量的不足外,部份亦因為服務提供的形式未能關顧不同社群的需要。因此,政府須針對性地考慮不同社群的服務需要,如延長服務時間或增加夜診服務,有助改善低收入長工時的人士在醫療服務上面對的服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