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自由行,還得往前行——行到奈何橋

圖:蘋果日報

中共官方喉舌《人民日報》近日刊出社論《香港自由行,還得往前行》,文中提及發展香港個人深度遊,即重視香港人文及生態方面的內涵。「噢,香港有福了!難道我們親切的同胞終於覺醒過來,以後來港不拖行李箱不掃貨不湧去迪迪尼了嗎?」發夢未有咁早。

先看看官媒所推介的所謂深度遊套餐:歷史古跡、「爬山、玩水、出海」、到西貢吃海鮮餐、到南丫島玩海上活動、郊野公園等,而這些所謂「人文線」、「自然線」的套餐,旅發局網頁刊載多年,尤其南丫島及西貢早就是知名旅遊景點,我看不到「深度」在何。講到香港文化就更令人心傷,官媒所列出的無非是港片港劇、流行音樂、明星,甚至是幾個粵語單詞——我但笑不語,心想:何不搬出磨剪刀、筷子姐妹花,甚至由漁村講起,還能使他們想像中的香港文化更添歷史感呢。

再者,「自由行旅客想要深入認識香港」這一點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假設,與其曉以大義,不如看看現實。立法會本年五月推出的《「個人遊」計劃》分析了十年自由行的結果,至少回應了兩個問題。

其一,自由行旅客最愛買什麼?根據該報告,十年間,化妝品店及個人護理用品零售店的數目,上升了1500%,難以想像;他們買得最多的物品,就數高檔消費品、化妝品、食品、電子產品。官媒號稱發展富人文氣息的旅遊,不止港人嗤之以鼻,旅客或許亦不以為然,因為事實是:售賣書報及文具的商店在十年減分別減少了29.5%和25.4%。1500與-29.5,兩個數字赤裸裸地揭露出真實的市場需求。就連《人民日報》的海外版刊登此文,配圖還是用上一幅內地客在香港金舖購物的圖片,他們心中的香港形象為何,勞不著我畫公仔畫出腸。

其二,自由行旅客真的想深入認識香港?若要體驗一個地方的風情民生,便不能依靠浮光掠影的停留。然而,在這些旅客中,不過夜的佔六成半 ; 單是購物便佔全部自由行旅客總消費的七成有多。醉翁之意不在酒,旅客之意亦不在人文生態——香港早已變成一個價廉物美的購物城,這是一個不可抗逆的過程。為了賺人仔,香港早已自斷後路,將保留人文氣息的生活空間翻新成一座座一式一樣的嶄新大商場,「千區一面」,就連香港人置身我城也覺面目全非:這樣的香港,又能擠出什麼文化向外推廣?

非也,非也。香港非但不是文化沙漠,還是一個複雜之極、充滿各種力量與衝擊的城市。Culture is ordinary——文化並不等於高檔次、難以為大眾明白的藝術,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權力、角力。若內地旅客不甘從某大台的劇集瞭解香港,不滿足於看《我們的天空》裡的那個香港,不妨嘗試我以下建議的另類文化團:

民生線的可以參加「劏房豪宅團」,暢遊各區工業大廈,然後再到有名的豪宅參觀,深入了解地產霸權與住屋文化,與內地的蝸居對照;「小販團」可以天水圍、深水埗等區為焦點,常說香港是美食之都,除了名店林立的尖沙咀銅鑼灣,還有那麼多小商家以個人為家庭為單位,在夾縫中生存,想有尊嚴地自食其力卻還要冒著被食環署百般追捕的風險,對於深受城管之害的內地同胞而言,必有不少共鳴。

酷愛文化、政治的可以組成「二手書店團」,趁連鎖書店尚未完全取代小眾、二手書店前,上去看幾本禁書並想方設法帶回國。六四團及七一團也別具意義,相對於內地人在天安門示威、不夠半分鐘便被清場,香港人可在這兩個日子公然上街一天,後者有嘉年華色彩,一直舉辦六四燭光晚會的支聯會還能在港生存廿幾個年頭,套一句張曉明的話,真是國家的包容,皇恩浩蕩,香港人感激零涕、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更值得內地旅客參觀參觀。

當時得令的還可舉辦佔中觀摩團,連反佔中的周融舉行簽名運動,也容許內地人以一人之身簽無限個名字、簽加反佔中遊行的也有來「鳩烏」(購物)的旅客,若內地旅客理解佔中背後的理念並贊同之,為何不能到場觀看、支持?

我生於斯,長於斯,廿二個年頭所感受到的香港文化,從來不是周生生、藥房、內衣店、百貨公司,而是更切身的事物:像小思在《香港故事》中說過那般,香港文化曖昧而混雜,無以為言,唯有一幅燦爛絢麗、明暗錯落的夜景最能體現香港本色:有人捍衛核心價值;有人想趁浮華亂世套權;市區的混濁與作為最後一片淨土的郊區。

這個城市的人十幾年打工不吃不喝,未必買到一層樓;這個城市的政府放著大片高爾夫球場不用,偏要發展東北,毀去一個區的人代代以來的生活方式與寶貴家園;這個城市的政府眼中的文化等於遲遲未完工的西九,上位者與民間嚴重脫節,於是文化團體只能有如打遊擊戰般,在租金昂貴的市區打滾、掙紮,奮力覓出一個角落生存——它從來不是東方明珠這般華而不實的東西。

更令人不齒的,莫過於該篇社論簡化自由行問題的那種官腔與涼薄。那位作者對於內地旅客的操守問題——如在公共交通設施中進食、在主題公園插隊、甚至隨街便溺——隻字不提,還故作客觀地提到水貨客、搶奶粉,再一句作結:「通過採取管理措施,已有緩解」。

管理措施?限奶令嗎?奶粉問題是資源分配問題,可透過政策舒緩,然而那些因租金高昂而被逼走的小店、那些有如雨後春筍專為內地客服務的藥房,又豈是一兩個治標不治本的措施所能解決的。何曾見過政府安置這些小店?當公共空間已不再為了滿足香港人的需要;當你在所住的屋邨連一間文具店書報攤都找不著,卻找到藥房、電器舖及各大連鎖購物店;再談深度文化、地方特色,徒添悲憤與的無奈、感傷。

該社論的作者還提出,「香港應鞏固既有的購物優勢,旅遊設施繼續擴容,同時培育新型的旅遊服務專案,大力發展個人深度遊」,這處就鬼拍後尾枕地道出該位作者的真實想法:人文、生態,都是些空話,最重要的是「擴充旅遊設施」跟發展新的旅遊,以為旅客製造「驚喜」。

真不愧官媒,三言兩語盡顯中共作風:凡事要新、要多、要好,卻不想,連本有的事物都保不住,舊有的記憶亦不斷褪色,何以累積?沒有累積,何來文化、何來人文氣息?於是中國對外輸出的軟實力,無非孔子學院以及連中共自己都不信的孔孟聖賢:五四、民國積累下來的文化素養都在群眾運動和十年文革期間抽拔起來;不難想像,日後香港政府對外輸出的文化,仍然會是那些空洞的、與現代人生活方式難以關連的古蹟,粵語片時代的懷舊味,以至上世紀的港產片。至於真正銘刻著歲月的生活空間,拆的拆、重建的重建,買少見少。

自然,十年自由行帶來的惡果,不應全推卸到內地旅客,這問題既源於CEPA,貪婪賺人仔的香港政府、商家也無從卸責。小店存活、中港問題固然重要,然而更可怕的後果乃是香港對於內地旅客的依賴性:去年香港接待旅客已達五千四百萬人次,比自由行計劃開始前多出三四千萬,當中七成五來自內地。旅客單一化,香港擁擠而失去多元性,嘈雜而失去多聲音。要打造一個購物城有何難處?只要有資金、地方、名店就可以,各國旅客若要購物,大可不必屈就於這個擠逼的小城。

香港自由行,還得往前行——行去邊?

現在的香港進退兩難。若云退,既已依賴內地旅客消費,驟然斬欖,非不可為,只是必定會面對一段過渡期,且自由行有一定政治意義,以讓中央牢牢握著香港的旅遊命脈,香港人想作反也不敢,更何況梁班子對中央忠心耿耿,可昭日月,差在未仿比干之剖心明志,又怎可能忽然取消自由行?若云進,香港在空間上即使尚能容納更多內地旅客,但市民已不止怨聲載道,更如一個憋屈多年、內爆在即的壓力煲,港人與內地客的矛盾已超出資源分配問題,夾雜太多歷史原因、現實政治的恩仇。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若來港旅客再增多,芝麻綠豆的小事也可激起滔天巨浪,激化成頭條新聞。

香港自由行,還得往前行——康莊大道行不到,行上奈何橋就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