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經濟真的有林鄭講的那麼差嗎?與示威有關嗎?

香港經濟真的有林鄭講的那麼差嗎?與示威有關嗎?

林鄭月娥的公關策略轉變,強辭奪理地嘗試將整個社會運動定性為針對主權的革命,然後不斷用經濟下滑來威嚇示威者。即使政府的解說充滿漏洞,似乎仍然能夠成功嚇怕不少人。經濟問題突然成為朋友圈之間的討論,因為很多想法不適合在Whatsapp Group片段式放送,所以我嘗試用文章來解答這個問題。

說在前頭,說大型示威對香港經濟沒有任何影響是自欺欺人,然後這是說明示威者放棄的合理理由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經濟」好壞不是政府說了算

特區政府在推行各種政策時,經常說「XX有助香港經濟發展」,但何謂「經濟」?國民生產總值(GDP)上升?樓價向好﹖失業率下跌?生活質素上升?政府將「經濟」掛在嘴邊多年,但其實大部份香港人從來沒有思考過何謂「經濟」。

如果「經濟」只是GDP增長、失業率低,那麼回歸後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大量(超支的)基建工程等都相當支持香港「經濟」,但香港人有變得幸福嗎﹖貧富懸殊嚴重、生活成本高昂、住屋難以負擔、年青人缺少上流機會、快樂指數列全球最低之列。政府所講的「經濟」排除了很多重要元素,例如我們談「經濟增長」時不會討論貧富懸殊、快樂指數、工作環境條件。

然而,儘管我們對「經濟」的了解含糊而狹隘,大部份香港人仍然迷信「經濟好 = 香港好」。在高度資本主義香港,政府鼓吹這種迷信,並繼續漠視香港人的生活質素,於是近年經濟增長堅挺,但大多市民卻未能分享成果。現實是,只要我們將「經濟」的了解放寬到貼近大眾的生活經驗,香港經濟其實沒有怎麼好過。

有些人會反對這些說法,因為香港人在「沙士」、金融海嘯時期的生活艱苦,政府所講的「經濟」確確實實地影響香港人的生活。要搞清楚,不是說政府所說的經濟活動不重要,而是我們不能夠片面地看經濟數字而忽視其他面向。另外,為何「經濟」好的時候我們不太感受到好處,但在「經濟」差的時候卻要跟有錢人受苦(事實上他們有很多保護自己的方法)?這正正反映了制度的不公平。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以大眾經驗來思考。他們當中有好些已經「上岸」,不是安然退休就是擁有物業與穩定高收入,他們不會也無法了解大眾經驗。這類人誤以為自己的成功完全歸功於自身的努力,於是沒有成功的人就是不夠努力;另一類人是生活營營役役的勞動者,他們生活得不愉快,但仍害怕因為「經濟」差而失去工作。生活逼人,他們不敢想像一個更好的社會制度,遑論爭取。

簡單總結,政府所講的「經濟」是一種狹隘的理解,政府當然是故意為之。只要從大眾的生活經驗看,回歸後的香港經濟從來沒有真的好過—「經濟」向好時大眾未必完全受惠(資本家卻大賺),「經濟」走下坡時卻人人受影響(資本家其實相對有能力避險)。在貧富懸殊的香港、不公平的制度下,無論「經濟」好與壞,大部份都是被壓逼的一群。

世界級經濟問題,政府不會有答案

我們就先放下文化經濟學的問題,狹隘地討論「經濟」。香港經濟的前景真的如林鄭與陳茂波所講的變差嗎?

經濟預測向來是世界級問題,就算是緊貼市場的投資界也不會有共識,例如美國經濟在未來十二個月會否出現衰退,Bloomberg 八月時的調查顯示有35%會出現,那即是完全沒有共識。經濟預測難度甚高,經濟學家有自己的看法、政府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世界上沒有水晶球。

政府不能完美地預測經濟走向,所以政府的責任更在於提醒市民相關風險。事實上,政府經常提醒香港經濟有下行風險,例如香港經濟在2017年中相當堅挺,陳茂波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依然警告香港經濟短期有限風險;2016年五月底,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撰寫的《香港經濟近況及短期展望》同樣警告「環球經濟前景欠佳,下行風險增加」;2015年四月,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警告「環球經濟依然陰晴不定,充斥各種不明朗的因素」。政府經常提醒大家經濟有下行風險,但不代表政府能看準。因此,2015、2016及2017年最後都沒有發生重大經濟事故,經濟持續增長,正如《財政預算案》經常低估政府盈餘一樣。

特區政府的預測絕對不會突然變準。

經濟的,也是政治的

政府明明沒有預測經濟的水晶球,卻會言之鑿鑿地將示威說成經濟下滑的重大風險,因為這種表述從來都不過是政治論述。

當初有大量市民、商家、商會表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為何林鄭堅持修例不是觸發資金流走的原因?即是民意調查顯示支持成立獨立委員會的人佔大多數,林鄭依然無理拒絕,為何不是投資者對特區政府的管治失去信心而撤離香港?既然貿易戰對香港經濟有重大影響,為何中國在貿易戰的頑固態度是不是影響香港前景的重大風險?林鄭又不提(不批評中共)?在沒有嚴謹分析下就將所有責任歸因於示威,這不是經濟的,是政治的。

特區政府當然可以利用部份商家的支持,以及羅列大量相關與不相關的數據來偽裝成為經濟分析,但這些所謂的經濟分析正如五年前雨傘運動的一樣,事後不會驗證,因此成為絕佳的恐嚇工具。

政府說現時香港「外憂內患」,說服香港人放下抗爭、珍惜香港,彷彿示威者是現時唯一可以改變現況的能動者。事實是中共、政府、林鄭月娥都是能動者,他們的決定絕對可以解決「內憂外患」。論述是政治的,因為政府的經濟論述本身嘗試決定誰該負責,而現在政府將自己所有責任都推給不同意自己的示威者。

政府是唯一的能動者

說示威抗爭不會影響經濟是自欺欺人,至少對零售、旅遊業(不單是內地旅客,其實很多國家也有發出旅遊警示)一定有打擊。然而,將示威的影響誇大到「沙士」或「金融海嘯」的下行程度卻沒有根據,不少人已經做了數據比較,不贅。

影響究竟有多大?正如之前提及的經濟衰退時間問題,至今還未有一致的共識。五年前的雨傘運動時,也有大量分析文章估計會引發撤資,結果沒有成真,有人認為這次「反送中」運動對經濟的衝擊同樣是短暫的;另一派認為香港不再是一個理想的營商環境(尤其與新加坡比較),也會失去中央政府的信任,長遠經濟地位受影響。後者在英文媒體是主流,New York Times、Bloomberg及SCMP(這不意外)都有同樣意見。

投資市場暫時投了不信任票,至七月起香港股市跑輸環球股市(以MSCI World計)及中國股市(以MSCI China計)。

香港經濟所面臨的另一個大風險是「外憂」。全球經濟正處於歷史上最悠長的經濟增長期,幾乎所有經濟學者、投資專家都共識這是景氣循環後期,只是不知道結束的具體時間及方式而已。加上貿易戰等宏觀風險,全球都面對龐大的經濟風險,香港不可能獨善其身。

林鄭月娥的經濟警告是誇張,但下行風險確實存在。風險有來自不可抗的外在因素,也來自零售、旅遊,或政治不穩定對香港的經濟地位也會有長遠影響。問題是,香港人不是單純的經濟動物,如果香港的經濟發展需要透過犧牲合理政治訴求來成就,這種經濟發展健康嗎?不健康,但其實香港經濟已經不健康了很多年。政治冷感成就了香港的經濟發展—工會力量薄弱、遊行示威限制多多、罷工權有名無實......香港作為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其實一直高度不健康。

再者,要求個體為整體經濟着想可謂天方夜譚。如果有小學生沉迷看《妖怪手錶》而不溫習,你會不會叫這位小朋友為整體經濟着想、為提升勞動力質素而專心溫習?我們在生活、選擇職業、交友、投資、消費、教育、如何養育下一代......都不需要為整體經濟着想,因為我們是自由的,而且我們從來沒有責任為整體經濟着想。然而,為何在爭取自由的路上,我們卻要肩負這個責任?

責任從來都在政府身上,而政府也是唯一的能動者。經濟有下行風險,那末政府更應該果斷地順應民意回應五大訴求,不單是為了拯救經濟,更為建設一個更公平自由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