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現時大部分企業改行五天工作制,白領有17天假期屬過多,建議將白領的假期減少,與12天勞工假看齊。他又不希望香港變成福利社會,就像那些發達的經濟體系,最終因為福利太好、假期過多,導致財困。
吳宏斌的講法,和主流經濟學者雷鼎鳴、王于漸(同時是領展非執董,專幫領展出謀獻策)等可謂不謀而合。這些主張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的經濟學者,最喜歡說歐洲國家搞福利社會主義,搞到養懶人,最終入不敷出,使政府陷入危機中。為免香港步福利社會後塵,他們長期批判和否定一些惠及市民的經濟民生措施---例如最低工資(可參考《張五常欠一個解釋》)。香港政府官員奉其思想為圭臬,並以維持香港的所謂自由市場經濟為己任。
但無論經濟學者,抑或香港政府都有所不知(或詐作不知),香港早已是福利社會,只是這些「福利」由少數特權階級獨享,普羅大眾沒有份。隨便舉一些例:部分鄉紳和發展商可利用丁權謀取暴利;政府一直縱容具財力的買家以轉讓公司股權的方式做樓宇交易,合法避稅近百億元;富商和退休高官霸佔官地多年,知情的地政總署也不執法;強積金回報率低而手續費高昂,保障不到退休生活,打工仔女依然焗住照供,保證金融界年年有巨額進賬……假如吳宏斌和主流經濟學者真心不想香港變福利社會,為何不首先把矛頭指向這些掠盡政府或市民好處的權貴呢?
根據瑞銀報告,香港全年工時在受訪的71個城市中最高,達2,606小時(即每週50小時),而德國只是廿八小時。但低工時會令生產力下降嗎?英國顧問公司Expert Market的研究報告指,全球多個經濟最繁榮的國家,工時反而最低。高工時並不保證帶來高生產力。事實上,早前有報道指,新西蘭一間信託公司實施每周工作4天,員工每天上班工時不會延長,也不會削減薪金。該公司曾推行為期8周試驗計劃,由奧克蘭大學科研人員負責監督實驗過程。他們發現,一周工作時間減少一天,不僅提升員工和公司配合度,更大幅紓緩員工壓力,生產力不跌反升。
所以,吳宏斌說:「由誰去付這些有薪假期?不用做有糧出,人人都想……我也想去做打工仔啦,薪高糧準假期多。」這便更顯得他想法落伍、和現實脫節。有不少中小企租金負擔沈重(香港沒有租管),為求生存,壓縮開支,削減工人福利(有些老闆甚至要一腳踢,跟打工一樣辛苦),這些例子或者情有可原。但一些有錢賺的大企業,工時不肯減,還說要減假期,便很難不是無良。可惡是,香港政府的施針方針一直向地主和僱主嚴重傾斜,改善工人待遇的措施,推展得非常慢。除了因為某些經濟學者一直發功所致,更因為有些只識諗縮數而乏創見的商界人物從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