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視的節目《我們的天空》的單元《同根生》截至28日5時,通訊事務管理局收到超過 1,500宗投訴,基本上圍繞是認為醜化了香港人。跟據報章的報導,投訴內容包括:內容偏頗、失實、誤導觀眾、醜化香港人、美化新移民的不當行為、破壞香港於國際的形象、節目質素低、內容有維穩成分、含有政治宣傳、加深中港矛盾、扭曲社會現況、令人不安及反感等。事件本身看似只是一單一般香港人與新移民間定型印象的衝突。其實在當中可以看到些端倪,見到通俗流行文化事件,也可以被政治化及引申到政治層面。
從純道德價值投訴到政治政策不滿
從過住很敏感、甚至反智的過份反應的超高道德投訴,就如大衛像被投訴裸露、鐵達尼號露黠被投訴等,轉移到對政治敏感的年代。也即社會由一個純道德取向的討論,變成政治文化合一的年代,當中意味著價值觀的表達,如果只是單純地去表態,缺乏生活及政治原素於論述之中,較於過去更難取得公眾的注意。
可以理解在過去幾年的政治運動,即使是泛民內部分裂、互相攻擊也好,甚至不少市民對泛民失去信心,甚至區議會漸漸被建制派所主導,但對民主發展來說未嘗是一件壞事。民主必須具體生活化才能本土化,才能真正地被本土所吸收融會,或許很多醜態及衝突會顯露出來,但民主的真締並非磨平所有人,而是在具體的問題上如何取得共識和妥協,甚至在不能妥協下進行抗爭。
多面及豐富化的社會控訴
樂觀地說,過去社會討論事件很容易流於片面、單一,但是當事件生活事件政治化及被娛樂化後,漸漸討論會增加,量變到最後會產生質變。在同根生投訴事件中,可以看到投訴政治意味濃厚,其實當問題由抽象的價觀轉化到具體的投訴後,下一步如想解決政策層面去處理。這不是一件單一事件,社會事件的討論或爭論,不是只停留在討論是非、誰是壞人和好人的個人感受,社會討論而是會反思價值觀與政治現實的關係,甚至探索事件背後的社會政策因素。即是個人的不滿感受不被解決,會有可能變成對社會整體的不滿及容易覺得自己身受其害。
再具體點說,這宗新聞的衝突點,其實是在節目中以香港人一般對新移民的印象不同、與生活經驗不同。過去如果提及新移民的負面想象,可能會是「阿燦」,一個土味十足等印象的人,都是圍繞個人性格;而現在談起新移民,想起會是一個群體的印象,甚至可深入到對政策不看法,例如自由行、雙非嬰兒等。
想像社群深化政治想像
有篇文章名為《Marketing is Everything》,當中提及到科技的進步令銷售的模式改變,資訊從過去單一地消費者單純地接收變成互動雙向,消費者的行為一直與行銷策略互為影響。其實這市場場學的分析,同樣可以代入政治文化分析中,由文化價值主觀感受影響對政治事件的感觀,到政府具體執行政策化成具體的意見;無疑科技的進步,特別是智能電話的出現,令虛擬世界中的想像社群離不開市民真正的日常生活,創造出深化、甚至激化的討論空間。
由這次同根生事件中,可以看到整個由文化價值觀感到政治政策觀感的轉化,也可以看到香港社會衝突如何慮積及激化。真正令人民對民主產生訴求的不能只是單純的民主理念,當大家都意識到需要一個具體的制度去維護自身的利益,才是民主運動的啟蒙。